我国自古是农业大国,大米是刻在所有国人生命基因里的能量来源。大米不仅可以做成基础的米饭,还被热爱美食的国人打造出无数形态,比如米粉、米豆腐、米皮、糍粑等等。
可以说大米是家家户户饭桌上都会出现的固定食物,可如果大米出了问题怎么办呢?

根据315晚会的曝光,如今市场上混入了不少人造大米,成本仅仅只需几毛钱,还有不少劣质大米以次充好。
这些大米不仅没有营养价值,吃完之后还会损害人们健康。医生建议,有三种大米最好别吃。
一、人造米流入市场我国是人口大国,但是人均可用耕地却十分紧张,导致粮食资源并不像大家想象中那么充沛。
为解决这一问题“人造米”应运而生,一些贫困国家也会使用这种米。这类人造米其实是可以正常食用的,通常是用碎米和米粉压制而成,为了保障营养,还会在里面加入营养剂、维生素b族或者铁元素等等。

但是有些黑心商家为了钻空子,将人造米里的营养剂拿走,反而加入化学添加剂,让大米看上去更饱满、色泽更好看。
除此之外,他们还会在原料上就使用最差的,然后后期用化学剂做成好看的样子。以高价在市面上流通,甚至还冒充所谓的“泰国香米”、“东北大米”等等。这类人造米成本最低可能只有几毛钱,但标价可能达到十几元一斤。

在这种巨大利益驱使下,不断有黑心商家进入劣质米生产领域。
315多次曝光劣质大米问题,今年又有安徽的黑心米商上榜,侧面说明大米问题多年来不曾断绝。
大米是家家户户每天吃入口的食物,如果质量低下、甚至还有“毒大米”,无疑会对国民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尤其是现在还有“人造米”,成本几毛钱的大米流入市场,几乎没有任何营养价值,里面加入了各种化学添加剂,不敢想象每天吃这样的米会让身体产生什么变化。
医生表示除了人造米,还有几种大米也要慎重购买,对这种每天都入口的食物千万要小心对待。
二、这3种米少吃1、低价米
李小姐总是在网上买东西,最后发展到粮油米面也会在网上买,她觉得网上的东西便宜又方便,还能使用优惠券。
尤其是所谓的“泰国香米”,比超市便宜太多了。
吃了一段时间后她就觉得胃里容易反酸恶心,到医院检查发现体内血铅水平升高,吓得她赶紧把低价米都丢了。

网上的散装米、低价米其实就是人造米的重灾区,这些所谓的“电商米”没有厂家标识、没有品牌信息,随便套一个包装就出售。
大家以为捡到了便宜,实则买到的是成本十分低廉的劣质米。这些大米添加了不知名的化学物,让外观看起来光鲜亮丽。
所有人都以为买到了高品质的米,实则内里各种化学元素超标,吃多了会导致身体出现各种问题。
2、超白米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大米的售卖标准里以白为贵,好像越白的大米就品质越高。事实上这是错误认知,这些经过加工的精白米被剥去了谷皮和糊粉层,剩下的营养价值可能不如糙米的50%。
但精白米受市场欢迎,不法商家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把劣质大米过度漂色,打造成白度很高的样子。

消费者看到这种白胖的大米,自然认为是高品质的精加工米。再加上商家将其包装成“泰国香米”、“胭脂米”等等名称,消费者甘愿花高价购买大米。
事实上这种过于白的大米反而不靠谱,一般经过了过度加工,甚至还会加入添加剂将其漂成鲜亮的白。
3、超香米
有一段时间很“泰国香米”很火,卖点就在于它特别香,让人闻着就很有食欲。不法商家看到了这一点,于是在“香”上大做文章。
为了让大米闻起来比普通米更香,他们会在里面添加化学增香剂,有的还会直接喷洒香精。

长期食用这种香精米,会让体内化学物质堆积过多。久而久之增加肝肾负担,造成肝、肾功能的损伤。
吃这样的米不仅无法得到正常营养,还会影响代谢功能,导致身体出现各种问题。所以建议在购买大米时不要以“香”为标准,闻着过于香的米很可能有坑。
三、如何挑选俗话说“无利不起早”,黑心商家的套路越来越多,消费者刚从一个坑里爬起来又掉进了另一个坑。
大米是每个人餐桌上都会出现的食物,要如何挑选才能避坑呢?

首先少碰异常便宜的低价米。这些低价米之所以价格便宜,很可能是成本本身就很低。商家拿着劣质米来销售,所以才会定价很低,凭借的就是大众的贪便宜心理。
买米时尽量选择正规渠道,比如菜市、超市以及正规网店,价格虽然高一些,至少能保证出了问题有途径可追。

其次多看多闻以及多搓。真的好大米在阳光下会折射出自然光泽,不会出现化学剂染过的死白感。多闻一闻大米会有淡淡的稻香味,而不是过于刺鼻的香味。
最后再把大米放在手里使劲搓一搓,真的大米不会掉色,漂白或染色的大米会有印迹留在手里。
总结“民以食为天”,而大米更是每家每户必吃的主食。大米的食品安全十分重要,关乎着国民身体素质和健康问题。
随着315晚会的曝光,大家才发现市场上有大量“人造米”,这些米里加入了化学添加剂,成本仅仅只有几毛钱。如果不小心买到了这样的米,对自己和家人健康无疑是很大的隐患。

其实挑选大米也不算难,大家要遏制住贪便宜心理,对过于便宜的大米一定要小心谨慎。
除此之外,购买大米的渠道尽量选择正规、大型且固定的地方,这样也能避开很多陷阱。
来源:
《大量人造米流入市场,成本只要几毛钱?提醒:5种大米,真要少吃》
2025-03-28 08:27
发布于:浙江省
https://www.sohu.com/a/876702455_121142479
《大量“人造米”流入市场,几毛钱一斤?警惕:这3种米,最好别吃》
2025-04-03 02:20:52 来源: 阿莱美食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