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士对上火箭,曾经是骑勇时代下西部最具看头的对决组合,激烈和精彩程度甚至不输总决赛。在今年季后赛的对战组合里,两支中国球迷都比较关注的球队勇火终于再会。
时移世易,按常规赛的战绩来看,在得到季中交易得到巴特勒后,勇士才打出新气象,杀上第七后才勉强赶上了季后赛末班车,看起来更像是挑战者,因为以年轻人为主完成重建的火箭,今年是西区第二的战绩。
只不过,相信没有人认为勇士是更弱的一方;从今天G1的赛事走向来看,更加验证了这一点,勇士狠狠地给火箭上了一课。在下文之中,笔者将复盘G1,如果喜欢本文或者喜欢笔者这种复盘形式的话,一赞鼓励无妨,笔者再接再厉,将会继续关注和追踪今年的季后赛赛事复盘。
首发阵容方面,两队基本沿用常用首发最强阵容来对战和在G1试探对手。
火箭:范乔丹、杰伦-格林、狄龙、申京、阿门-汤普森
勇士:库里、波杰姆斯基、穆迪、巴特勒、追梦格林

第一节:
季后赛和常规赛,可以说是两种比赛。季后赛G1一开始,两队都直接提升上了防守强度,裁判吹罚比较宽松,允许防守的尺度很大。火箭队主要重点盯防和包夹库里;勇士在第一节的战术是尽量让库里之外的球员完成和参与进攻,但成效不佳、把握度低,包括巴特勒也没能在第一节打开状态。勇士的防守策略方面,是切断传球录像为主,让火箭的攻势流于让没有季后赛经验但有尺寸的申京球员轮流执行单打,其次则是范乔丹穿插火力和分球。
第一节打完,是18-21,双方差距只有1个球,火箭领先。第一节表现最好的球员是申京,连续成功单打得分帮火箭建立了优势。

第二节:
勇士改变了进攻的节奏,先由库里开始接管比赛和主导进攻,一个人在第二节拿10分,在开始2分钟之后的急停远投命中后,勇士的其他球员陆续开始打开进攻手感,多点得分。防守端没有办法给到勇士压力的同时,火箭在勇士轰炸下进攻也开始自乱阵脚,第二节只拿下了10分,7次失误。
第二节,勇士打了个29-13,单节超16分,带着47-34的比分进入更衣室。上半场方面,火箭最大的问题是主力球员的进攻效率低下,不过在前场篮板方面则稍有尺寸优势,建立起了更多的二次进攻计划,才没有被打得很惨。

第三节:下半场上来,裁判明显地收紧了吹罚尺度;落后的火箭,是率先变招的一方,在明白外线手感打不开、完全被勇士的锋卫骑脸输出的情况下,火箭选择上双塔,申京和海王亚当斯的组合一摆,直接在内线碾了勇士格林+鲁尼+波斯特内线三人主力组合的篮板。
在单节10个进攻篮板+内线造杀伤的罚球加持下,火箭顶住了库里、巴特勒为首的勇士高频得分输出,回敬了一个26-22,把比分缩窄到60-69,落后9分,保留悬念到第四节竞争。

进入决胜的末节:
火箭主要还是靠双塔组合来制作进攻威胁,整体阵营方面则摆出和坚持联防达到尾,但完全无力缩窄比分。
持续在进攻端对勇士造困扰,不过勇士则在进攻端开始找到双塔组合的漏洞,多次成功破解火箭的区域联防,还是稍微将比分维持在8分左右。到了最后五分钟的决胜时刻,勇士这边库里、巴特勒、波杰、穆迪、格林这个都有得分进账,团队得分的火力一直让勇士守住优势,单节26-25,最后比赛以95-85比分作收。

整场比赛下来,两支球队确实在防守端都展现足够的压迫及防守纪律,胜负的走向关键在于进攻;火箭这边打的最好的球员是26分9篮板申京,和19分钟时间就能拿下6分12篮板的亚当斯,而外线核心主将杰伦-格林本场15中3仅得7分,本场火箭的最大战犯;另外一位当家范乔丹稍微好不到哪去,19中4,得11分。

勇士这边的攻坚成色不必多言,库里和巴特勒的贡献都值得赞赏之外,几乎所有球员上了场在进攻端都能做到事,具体可看两队差异,笔者把图贴上;对于勇士来说,G1暴露出的最大问题,是后场篮板完全守不住,给有高度有硬度的内线爆出九条街。

从G1来看,系列赛后面的关键点和战术走向:
火箭的优势在于内线和二次得分,需要减少长篮板,收缩进攻范围,甚至可能会考虑摆三塔阵容;勇士方面,笔者倾向于科尔还是会选择小个子阵容迎战,但可能会让巴特勒在内的锋线球员做苦功,更多进入内线协防和争夺篮板。
决定勇士能否晋级或者晋级难度的大小,对火箭来说亦一样的关键因素,还是杰伦-格林的手感和进攻能否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