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的录取工作已经落下帷幕,回顾今年的高考录取过程,大家会发现今年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比如今年还没有高考之前,大家都觉得今年的高考人数达到1342万,创下历史新高,会觉得今年的高考竞争很激烈。
但在录取结果出来时,那却又看到不一样的情况况。很多985高校竟然都爆冷,甚至有部分高校出现无人报考的情况。
根据各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各次公告,今年大家都明显发现,部分本科高校竟然都要进行多次征集志愿,甚至还进行大幅度降分录取。
即使我国的高考本科录取率只有45%左右,但依然有很多学生竟然都放弃本科高校,能降低学校档次而选择公办专科里面的优质专业。

本科高校目前都面临招生困难的局面,特别是部分民办本科高校,在如今的经济环境下,想要获得充足生源都较为困难。
比如此前广西招生考试院发布的通知里面,本地的四所民办本科高校,竟然都出现大面积缺额,第一次征集时竟然都有1000多个空余名额。
比如广西城市职业大学空余2352个名额,生源充足的情况下,竟然都无人报考,让人大跌眼镜。
广西外国语学院历史类和物理类剩余2258个名额,桂林信息科技大学剩余1991个名额,南宁理工学院剩余1677个名额。
这四所高校第一轮征集志愿的空余名额,已经超过8000个,在全国都引来极大关注,这些学校最后都被迫进行多次补录。

根据后面陆续补录的通知来看,广西城市职业大学进行五次征集志愿,历史类降39分录取(361分),物理类降39分(332分)。
即使学校方面已经做出如此大让步,最终是否能如期完成2024年的招生计划,也是一个未知数。
广西外国语学院在第四轮补录时,历史类已经降38分录取(362分),桂林信息科技学院历史类和物理类都是降39分。
南宁理工学院方面只是稍微好一点,历史类直降8分,但物理类同样降22分。经过多轮志愿的不断拉扯,最终学校才勉强完成招生任务。
从实际情况来看,这4所民办高校往年在本省的招生,同样都不太理想,只是今年这种情况变得更加突出,更多学生不愿意为此买账。

更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这4所高校在省外的录取,同样需要进行多伦征集。比如在四川、河北等高考大省都是如此。
这里面广西外国语学院除了有大量小语种专业遇冷外,学校投放的会计学和财务管理等都要进行补录,这种情况往年都没有。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南宁理工学院和桂林信息科技学院,更是有很多当前的热门专业。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等。
理论上学校给出这么多优质专业,今年大家又坚持“专业为王”的报考理念,这些学校和专业应该会得到学生青睐,但最终的情况却又出乎大家意料。

受到整体经济环境影响,大家对于将来预期的收入都产生较大的悲观情绪,同时又对读大学有重新认识。
越来越多的家长都觉得读大学应该要讲究性价比,不再单纯只是追求文凭。否则,将来大学毕业后又直接失业,就没有任何意义。
民办本科高校整体的学费都较为昂贵,比如上面的高校,每年动辄都是两万元起步,加上其它的各种杂费,四年都要10万元以上,这还不包括各种学杂费。
这些支出在普通家庭里面已经很庞大,在如今的环境下大家必然会更加谨慎,所以今年全国各地民办高校都有“遇冷”,大家都选择更具有性价比的公办专科院校。
比如现在很多公办专科院校里面都有地方振兴计划,毕业生由教育部门帮忙安排到工作,这类计划录取分数线已经超过本科水平,也会逐步抢占本科高校的生源。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