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伊朗国家元首佩泽希齐扬发表的重要言论,不仅将国内两大阵营的分歧公之于众,而且几乎直接向美国和以色列表明,伊朗目前拒绝与美国和以色列进行对话的根源并不在于自身,而是归咎于伊朗的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的发言,将国内两大阵营的分歧公之于众。 佩泽希齐扬明确表示,就个人观点而言,他坚信伊朗的最佳策略是寻求与美国展开对话。然而,鉴于哈梅内伊现阶段的反对态度,他与当前伊朗政府将坚定不移地支持哈梅内伊对美国的立场,直至最终决策。他进一步强调,一旦最高领导层明确了前进的方向,我们理应无条件地予以遵循。 从表象来看,佩泽希齐扬的此番表态似乎意在向哈梅内伊表达其坚定的忠诚,同时彰显其无条件的服从最高领导者的意愿。 然而,实际上,佩泽希齐扬的言论更似是伊朗改革派在无法完全主导伊朗的内政外交政策,并在与美国开启谈判目标达成后,以此方式对哈梅内伊及其保守派的不满进行宣泄。同时,这种做法也有助于向美方暗示,美伊谈判的关键“障碍”尚存。 佩泽希齐扬此次的激烈动荡,主要源于伊朗保守势力对改革派发起了新一轮的攻势。
【伊朗改革派聚焦于哈梅内伊的领导方向】 伊朗议会,在保守派势力的影响下,举行了一场针对改革派背景的财政部部长赫马提的不信任投票。投票结果显示,共有182票支持罢免,89票反对,赫马提最终被解职。议会之所以做出这一决定,主要基于赫马提在抑制食品、住房等基本生活成本上涨以及稳定外汇市场、应对货币贬值问题上的不足。 改革派一度试图为赫马提进行辩护,并着重指出伊朗的经济困境并非单一个体所致,然而,他们最终未能成功说服保守派阵营。 在赫马提被免去职务之后,另一位致力于改革的政府高层、主管战略事务的副总统扎里夫选择辞职。据伊朗媒体报道,扎里夫在辞职前已备妥辞职信,他的离职并非因赫马提被罢免所致,而是主要源于对哈梅内伊总统拒绝与美国进行谈判的强烈不满。
【政府战略副总统扎里夫,作为改革派重要成员,宣布辞去职务】 这一连串事件,充分暴露了伊朗国内两大阵营之间分歧的严重程度。 简而言之,以佩泽希齐扬为首的改革势力,倾向于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多方重启对话,寻求伊朗与西方世界的和解,力图通过外交途径逐步解除制裁,从而减轻伊朗国内经济发展的压力。因此,在和平谈判的议题上,佩泽希齐扬及其支持者始终展现出更为主动和积极的态度。 然而,伊朗的最高决策权力实际上由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所掌握。哈梅内伊确实曾给予改革派机遇,允许他们尝试与西方国家达成和解,并最终促成了2015年的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 在特朗普总统上一届任期,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朗核协议并重启对伊朗的全面制裁,这一举措严重削弱了美伊之间原本就脆弱的互信基础。在此背景下,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对改革派的策略逐渐丧失信心,转而倾向于支持保守派立场,坚决反对与美国进行和谈,并坚持采取较为强硬的态度来应对外部压力。
【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朗核协议损害了美伊双方间的相互信任】 近期,哈梅内伊曾明确指出,与美国进行谈判对于解决伊朗问题并无实际效果,“谈判既不明智,也不明智,更非光彩之举”。 这情形使得伊朗国内陷入一种两难境地:一方面,理论上拥有政府主导权的改革派持续向西方发出和解的信号,渴望开启对话;然而,由于哈梅内伊未作最终决策,改革派难以直接与美国等国家启动和谈进程。另一方面,保守派领导的革命卫队等强力机构持续发出强硬言论,与美国在军事上形成对峙态势。 这次罢免赫马提,实质上反映了保守派借改革派在应对经济困境时缺乏有效策略之机,巧妙地利用其弱点,旨在削弱改革派的影响力,并提升保守派在国家经济等关键议题上的话语权。扎里夫的辞职,对保守派而言,无疑是一个意外的收获。 当前,保守派迫切寻求对改革派发起攻势,其动机源于两点:一方面,他们无法容忍改革派对西方的亲近态度;另一方面,他们正在为哈梅内伊时代之后的形势提前进行战略部署。
【保守派积极布局,应对哈梅内伊时代落幕后的新局势】 毕竟,哈梅内伊已年届85岁,外界普遍担忧其健康状况。若哈梅内伊无法继续承担最高领袖的职责,伊朗国内将不可避免地引发新一轮的最高权力斗争。保守派势力需未雨绸缪,防范改革派的挑战,确保由伊朗专家委员会选定的三位接班人能够依次继位,以维护国家的稳定,防止改革派在混乱中夺取权力。 从另一方面来看,改革派或许会利用对谈判问题的立场,煽动伊朗民众对保守派,甚至对哈梅内伊本人的不满情绪,从而借助民意的力量,促使哈梅内伊同意与美国及其他国家进行沟通。 在伊朗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的这场看似胶着的博弈背后,实则隐藏着伊朗在长期压力下所面临的生存焦虑。保守派采取的强硬立场虽试图抵御经济困境,但改革派倡导的开放对话策略,也未必能有效缓解制裁带来的压力。原本,这两派或许能够达成一种微妙的平衡,在民生困顿的现实环境中努力探索新的突破点。 随着特朗普可能再次当选以及哈梅内伊年事渐高引发的继承问题,伊朗内部原本就薄弱的平衡愈发难以维持。尽管哈梅内伊的支持和军事力量使得保守派看似占据优势,然而在这场错综复杂的权力争夺战中,直至最终结果揭晓,任何一方都无法断言哪一派能够最终掌控伊朗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