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舍友/文

1937年, 日寇侵华,当时十三军汤恩伯部驻守绥远省(今内蒙)集宁县,奉命赴南口抗日。日寇以一个师团兵力,外加坦克部队及大量飞机掩护下,猛力向我正面阵地攻击。我军死守阵地,双方死伤惨重,日军以飞机轮番轰炸,大量炮火,集中轰炸,我军罗芳圭团官兵坚贞不屈,全团壮烈牺牲。是役汤恩伯亲临前线指挥,用电话命令前线将士死守,决不撤退,直至大势无法挽回,才向山西转移,翻山越岭,马匹不能行走,沿途又没村庄,二天没有饭吃,最后买到一些玉米充饥。这次战役,虽然失败,但是敌人伤毙不少,最突出问题是我方将士,人人斗志昂扬,毫不气馁。
1938年,部队开到河南许昌、颖桥一带休整。休整中就开赴台儿庄作战。台儿庄战役规模很大,我也不知道双方兵力布置,只是跟着汤恩伯奔走指挥,日夜无休止的护卫工作。总之是大包围,小包围,你包我,我包你,最后成为混战状态,有胜有败,有败有胜,胶着无休,辛苦远比往时。这次战役,双方虽都动用精锐武器,但我方远远不如日寇。日寇动用陆海空部队,数量之多,我也无法测算。单是日机每日每时盘旋轰炸,坦克横冲直撞,大小炮击,日夜不停,后期是日夜在四周炮火中过生活,枪炮声四起,四周红火,直上云宵。我军虽坚强拼搏,而敌人在几百里战场上的每个村庄,见人就用飞机轰炸,不单见人炸,见村炸,就是见到一骡一马一牛,同样扫射轰炸,造成恐怖威胁局面。而汤恩伯始终是镇定自若,以弱敌强,沉着指挥,毫不松懈,外加将土用命,蒋介石也亲临指挥。最后才不得不在不利形势下撤退。

大概在1944年的中原战役,汤恩伯各方面失败了,其失败原因,大概是人员不足,官兵逃亡,军纪松懈,汤恩伯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主要是军粮征收,又逢百姓连年饥荒,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人民怨恨,导致失败。当时中原一带,数百平方公里范围,不几天工夫,沦于日寇铁蹄蹂躏之下,人民有宁愿日本人烧杀,不愿十三军驻扎的话,可见失败情况之惨!
1986.6.16
王舍友,浙江省武义县武阳镇下王宅村人,曾任汤部警卫连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