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7岁的林晓雨,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她性格内敛,平时总是把事情藏在心里。丈夫在外地工作,两人育有一个儿子。林晓雨和婆婆一起生活,可婆媳关系一直不太融洽。婆婆的强势和挑剔,让林晓雨心里常常委屈,却又无处诉说,只能默默生闷气。每天忙完学校的工作,回到家还要面对各种家庭琐事,这些压力让她逐渐不堪重负。

2019年7月7日,林晓雨在备课的时候,突然感觉胸口一阵刺痛,像是被针扎了一下,非常不舒服,她下意识地捂住胸口,疼痛持续了几秒钟后慢慢消失。她揉了揉胸口,只当是最近太累了,并没有放在心上,继续手头的工作。之后的日子里,这种刺痛偶尔还会出现,有时是在做饭时,有时是在晚上睡觉前,但每次都很短暂,她依旧没有重视起来。
过了几天,林晓雨在给学生批改作业,正专注时,胸口猛地一痛,这次比之前更强烈些,像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揪扯着。这疼从心口往嗓子眼儿窜,后背也跟着发麻,她弓着腰缓了半分钟,疼劲儿才慢慢松开来。本以为是岔气,可钢笔刚拿稳,左胸又针扎似的跳痛,连带着左胳膊都发沉,过了好一会儿疼痛都没有减轻。这次的疼痛太反常,她不敢再拖延,决定去医院检查。一路上,她心里七上八下,各种不好的念头在脑海里打转。
到了医院,医生先给她做了乳腺超声检查,又安排了乳腺钼靶检查。检查结果显示:乳腺超声BI-RADS4a类,左乳可见一大小约1.2cm×0.8cm低回声结节,边界欠清晰,形态不规则;钼靶检查可见局部腺体结构紊乱,可见细小钙化灶。结合各项检查,医生初步诊断她为乳腺结节。拿着检查报告,林晓雨的手微微颤抖,“乳腺结节,这是什么病?严重吗?”她焦急地问医生。

医生耐心解释道乳腺结节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BI-RADS4a类有一定的恶性可能,但也不用太恐慌,概率大概在3%-10%。然后,医生建议她先密切观察,每3-6个月复查一次,要是结节有变化,可能需要进一步穿刺活检明确性质。林晓雨听后,心里稍稍安定了些,但还是有些担忧。
确诊后,林晓雨总算明白了积郁成疾是什么意思,她决定遵医嘱,努力调整生活。她不再默默忍受婆婆的刁难,尝试和婆婆沟通,虽然效果一般,但至少不再把委屈憋在心里。饮食上,她开始拒绝辛辣油腻食物,多吃蔬菜水果。每天晚上,她都会提前半小时上床休息,保证充足睡眠。不知不觉中,林晓雨感觉身子好了许多,疼痛许久没有出现。
10月17日,林晓雨下班回到家后,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和婆婆又起了争执。婆婆指责她太溺爱孩子,林晓雨则觉得婆婆的教育观念太陈旧。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气氛十分紧张。争吵过后,林晓雨气得浑身发抖,摔门进了卧室。

傍晚丈夫回来,不仅没帮林晓雨说话,还站在婆婆那边一起指责她。林晓雨又气又委屈,感觉胸口像被一块大石头压着,仿佛千万根针在扎着她的胸口,闷痛难忍,呼吸都有些困难。她手捂着胸口,眼眶泛红,却无力反驳,只能默默回到房间,一个人蜷缩在床上,泪水止不住地流。
第二天,林晓雨胸口的疼痛依旧没有缓解,她怀着忐忑的心情再次来到医院。检查结果让她的心瞬间沉入谷底,乳腺结节长大了,超声显示大小约1.8cm×1.2cm,边界更模糊,形态也更不规则,并且另一边的乳腺内也出现了多发小结节。好在结节依旧是良性的,她拿着报告,双腿发软,内心充满恐惧。
随后,医生给她开了乳癖消片,“这个药有散结消肿,化瘀止痛的作用,能缓解你的症状。平时一定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少生气,压力别太大,饮食也要清淡些。”林晓雨认真地点点头,接过药方。

回家后,林晓雨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服药。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网上看到跑步锻炼有助于散结。于是,她开始每天清晨去公园跑步。一开始,跑几百米就气喘吁吁,但她没有放弃,慢慢增加跑步的距离和时间。一段时间后,她发现胸口的疼痛真的减轻了,人也变得更有精神,复查的事也渐渐被她抛在了脑后。
时间来到了2020年5月25日,林晓雨正在学校办公室备课,突然感到胸口一阵钻心的疼痛,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强烈。她双手紧紧捂住胸口,冷汗湿透了后背,整个人瘫坐在椅子上。疼痛持续了很久,好不容易缓过来,她脸色苍白,心里充满了不安。但因为手头工作忙,她还是强撑着,想着可能只是偶尔的疼痛加剧,没太在意。
几天后,林晓雨在爬楼梯时,刚到三楼,突然胸口疼了起来,像压着块大石头,喘气都费劲,冷汗顺着后背往下淌。眼前开始冒金星,双腿发软,她赶紧扶住扶手才没瘫坐下去。太阳穴也突突直跳,连说话的劲儿都没有,只能大口喘粗气。这疼不像之前忍忍就过去,揪着心尖没完没了。林晓雨心想这回真扛不住了,哆嗦着摸出手机请了假,拦辆出租车就往医院赶。

到了医院,医生安排她重新做了乳腺超声、乳腺磁共振成像(MRI)以及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显示:乳腺超声BI-RADS5类,结节大小约3.5cm×2.5cm;MRI可见乳腺异常强化灶,边缘呈毛刺状;肿瘤标志物CA15-3明显升高。结合各项检查,确诊为乳腺癌。随后医生建议林晓雨尽早住院进行病理穿刺。可病理活检结果显示肿块为低分化浸润性导管腺癌,恶性程度非常高,已经无法手术,只能通过放化疗和靶向延长生命。
林晓雨脸色惨白地躺在病床上,眼泪不断地从眼眶涌出,她根本想不通怎么就到了癌症这一步?看到来查房的医生,林晓雨情绪激动地质问道:“你们肯定是误诊了!自从我查出乳腺结节后,就一直按时吃药,早睡早起,饮食也清淡,烟酒更是不敢碰,我甚至还每天坚持跑步,为什么乳腺结节还是癌变了?难道药根本就没有用?”
听到林晓雨的发问,医生也是一头雾水。如果她所说全部属实,那乳腺结节癌变可能性微乎其微?于是医生详细的了解了林晓雨这一年以来的饮食和用药等生活细节,结果发现她服用的药物都确实没有问题,然而事出必有因,在医生不断的追问下,终于发现了蛛丝马迹。

医生摇了摇头,叹息道:“真是无妄之灾啊!乳腺癌并不是无缘无故找上你,虽然你的生活习惯都很好,既不熬夜还坚持跑步,饮食也清淡,烟酒更是敬而远之,但你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身上有结节的人也一定要记住了,这个习惯会严重伤害乳房健康,加速结节癌变过程...”
一、运动虽好,但难以抵消长期不良情绪的影响
林晓雨坚持跑步锻炼,可依旧患上了乳腺癌,不良情绪是重要因素。她长期和婆婆关系紧张,每次发生争执,丈夫还不理解,帮着婆婆指责她。这些委屈、愤怒的情绪无处宣泄,只能憋在心里。中医讲,情志不畅易导致肝郁气滞,西医研究表明,长期负面情绪会影响内分泌系统,使激素失衡。雌激素水平的异常波动,会刺激乳腺组织,增加乳腺细胞病变的风险。即便跑步能促进身体代谢,增强免疫力,但面对长期积累的不良情绪带来的伤害,运动的积极作用被大大削弱,难以完全阻止乳腺结节恶化成乳腺癌。
二、运动方式和强度不对,难达防癌效果
林晓雨虽坚持跑步,但运动方式和强度可能存在问题。她一开始跑几百米就气喘吁吁,却没合理规划运动计划。如果运动强度过低,无法充分调动身体机能,提升免疫力的效果有限。而且她只选择跑步,运动方式单一。身体各部位和机能需要多样化的刺激才能全面提升抵抗力。乳腺健康与身体整体的内环境稳定相关,单一、低强度的运动无法有效改善乳腺组织微环境。比如,力量训练可以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有助于维持激素平衡;瑜伽能通过拉伸和呼吸调节,舒缓身心压力。林晓雨缺乏这些多元运动,导致运动防癌效果大打折扣,即便坚持锻炼,也没能阻挡病情恶化。

三、忽视定期检查导致错过最佳干预时机
林晓雨坚持跑步后,因身体不适减轻就忘记复查。定期体检是防治乳腺癌的关键防线,尤其是对于已有乳腺结节的人。她的乳腺结节从最初被诊断就有一定恶性风险,但她未按医生嘱咐每3-6个月复查。在这段时间里,结节可能悄然变化,若能定期检查,医生就能根据结节大小、形态、边界等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比如,在结节刚开始快速增大时,通过穿刺活检明确性质,采取手术切除或其他干预手段,或许能阻止其发展成乳腺癌。可她因忽视复查,错过了早期发现和干预的机会,即便坚持运动,也无法改变病情恶化的走向。
资料来源:
[1]张浩林,杨梅.关爱乳房健康了解乳腺结节[J].家庭医学(下半月),2025,(01):18-19.
[2]王蕊,张文玥.坏心情真的会引发乳腺癌?[N].健康报,2024-11-18(008).
[3]黄小娟.乳腺结节离乳腺癌有多远[J].健康向导,2024,30(04):38-39.
(《回顾:37岁女子查出乳腺结节,坚持跑步锻炼,半年后情况如何?》一文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