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5岁的王海峰,是湖北一家肥皂厂的老板,厂子规模不大,但生意还算红火。为了拓展销路,王海峰常年在各地出差,生活节奏紊乱,作息极不规律。而做这一行,应酬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他在酒桌上推杯换盏,饮食更是偏爱大鱼大肉,喝到烂醉如泥更是常有的事。慢慢地,长期高油脂、高热量的饮食,加上过量饮酒,让他的身体逐渐吃不消,体重悄然上升,腰围也一圈圈加大...

6月19日晚上,王海峰正坐在酒店沙发上,一边吃着一份全家桶,一边处理合同。可吃完炸鸡后,他却感觉腹部隐隐有些酸胀,尤其是右上腹,好像顶着一块沉甸甸的东西。当时,王海峰只以为是自己吃得太快撑着了,吃了几粒健胃消食片就没在意了。但随着的半个月,这种酸胀感却出现得越来越频繁,尤其是在他吃了油腻食物、饮酒后不适感更加明显。
7月3日,这天晚上结束应酬后,王海峰打车回酒店,可一路上他总觉得自己特别疲惫,整个人像被抽空了力气一样,连眼皮都沉得厉害。到房间后,王海峰还迟迟没有缓过来,但一想还有几份合同要处理,他无奈地叹了口气,决定去洗把脸清醒一下。可在洗脸时,王海峰却惊讶地发现镜子里的自己脸色比以前暗沉了不少,皮肤也有些出油泛黄。看着这一幕,王海峰心里有些不安:“难道是最近太累了?过两天忙完休息一阵吧。”
第二天早上,王海峰迷迷糊糊地起床,拖着疲惫的身子打算给自己煮个皮蛋瘦肉粥喝。可没想到刚煮完,闻着碗里隐隐的腥味儿,他就感觉胃里一阵翻江倒海,喉咙里也涌上了一阵阵苦涩的胆汁味。王海峰坐在餐桌边,试图深呼吸来缓解一下这股恶心感,可却事与愿违。5分钟后,不仅恶心感没有丝毫缓解,而且右上腹还传来了一阵剧烈的胀痛感,甚至迅速向肩背部放射,很快就痛得他脸色惨白、腰都直不起来了。

意识到情况不对劲,王海峰赶紧打车去了医院。在诊室里,医生了解完基本情况后,给他开了抽血、腹部彩超、肝功能等检查。血脂四项显示总胆固醇8.2mmol/L,低密度脂蛋白5.7mmol/L,甘油三酯2.5mmol/L,血脂水平严重超标;肝功能显示谷丙转氨酶85U/L,谷草转氨酶升高至72U/L;而腹部彩超提示肝脏回声增强,肝脏轮廓模糊,符合脂肪浸润表现。综合所有检查数据,医生诊断为高脂血症合并中度脂肪肝。
医生见王海峰满脸茫然,便耐心地解释道:“脂肪肝,顾名思义,就是肝脏里堆积了过多脂肪。正常肝脏脂肪含量应低于5%,而你的肝细胞脂肪堆积明显,属于非酒精性脂肪肝。这种情况通常跟高血脂、长期高热量饮食、肥胖、缺乏运动、作息紊乱有关。”
了解到王海峰的生活习惯后,医生分析道:“你平日里常年应酬、过度饮酒、大鱼大肉、作息混乱,这都会导致脂肪和胆固醇在血液和肝脏里越积越多,肝细胞被脂肪挤压,时间一长,就引发炎症甚至坏死。如果不及时干预,脂肪肝可以进展为脂肪性肝炎,进一步发展成肝纤维化、肝硬化,最终甚至演变成肝癌。到那时,就不是吃药能解决的事了!”

接着,医生给王海峰开了降脂药和保肝药物,并嘱咐他按时吃药,饮食上控制油脂和糖分,减少红肉,多吃蔬菜粗粮,每周至少运动五次,控制体重,作息规律,有利于疾病的恢复。王海峰一边点头,一边暗下决心,自己一定要做出改变!
回到家后,王海峰收起了过去的懒散,每天按时服药,严格执行医生的叮嘱。为了更有效地减脂,他还特地在小区附近办了张游泳卡。每天晚上,王海峰都会按时换上泳裤,泡在恒温泳池里练习自由泳,从最开始的游一两圈气喘吁吁,到后来能连着游上二十分钟。
慢慢地,水中运动让他的关节负担小,脂肪燃烧得快,身体也逐渐轻盈了不少。除此之外,王海峰的一日三餐也变得简单清淡,主食减少,蔬菜和蛋白质为主。晚上十点前关灯休息,至于烟酒更是不敢碰了。

三个月后,王海峰按时回到医院复查。结果显示总胆固醇降到了5.1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至3.2 mmol/L,甘油三酯控制在1.4 mmol/L,血脂水平基本恢复正常。肝功能检测也有明显好转,腹部彩超也提示脂肪肝程度明显减轻。医生欣慰的点了点头,并鼓励他继续坚持下去,不仅脂肪肝有机会逆转,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大大降低。听着医生的话,王海峰终于长舒了一口气,心里的大石头也放了下来。
可意外还是来了,2017年9月23日上午,王海峰正坐在办公室里处理文件,窗外阳光正好,可他却怎么也提不起精神。进入夏季以来,王海峰总感觉自己非常容易疲劳,哪怕没干什么重活,只是简单走动一会儿,也会觉得浑身没力气,脑袋昏昏沉沉。即使晚上早点休息,睡够了八个小时,第二天起床时他依然疲惫不堪,像一夜没睡似的。王海峰只以为是温度太高了导致的疲惫乏力,并没有过度在意。
变故就发生在10月5日,这天早上王海峰照常起床准备去上班,可在门口弯腰换鞋时,他却突然感觉自己的腹部沉重得不正常,裤腰似乎也勒紧了不少。王海峰连忙掀起衣服一看,却惊讶地发现小腹部明显鼓胀,整个腹部都紧绷着,就连皮肤都绷得发亮。他赶紧用手指轻轻按压肚皮,没想到刚按下去就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凹陷,久久不能恢复原状。王海峰心里咯噔一下,迅速意识到自己的身体恐怕出了大毛病,连忙打车去了最近的医院。

在诊室里,急诊医生看到王海峰的腹部明显膨隆,立刻安排了血液生化、肝功能检测、腹部彩超等检查。血液生化显示:白蛋白下降至29 g/L,总胆红素升高至32 μmol/L,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而腹部彩超结果更让人担忧:肝脏表面粗糙,回声增强,门静脉轻度扩张,大量腹水回声清晰可见。从检查数据来看,王海峰的肝脏已经出现了典型的纤维化改变,诊断为肝硬化中期!
肝硬化是指肝脏长期受到慢性损伤后,肝细胞逐渐坏死,被纤维组织替代,导致肝脏结构破坏和功能衰竭的一种疾病。常见原因包括慢性病毒性肝炎、长期酗酒、脂肪肝、药物或毒物损害等。早期肝硬化症状隐匿,可能仅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腹水、黄疸、下肢水肿等典型表现,严重时可引发肝功能衰竭或肝癌。
当医生沉声说出“肝硬化”三个字时,王海峰只觉得脑子里像被重锤砸了一下,耳边嗡嗡作响,仿佛整个世界瞬间静止了。他怔怔地坐在椅子上,满脸难以置信地质问道:“不可能……你们是不是搞错了?最近一年我一直按时吃药、清淡饮食、早睡早起,至于抽烟喝酒更是早就不敢了,而且我每天还会游泳,坚持锻炼,明明体重都减轻了不少,肝脏为什么还是会出现问题?”

医生听到王海峰的质问,神色凝重,先是安抚他情绪,随后耐心地开始细致问诊,追问他近几个月的作息、用药、饮食细节以及复查记录。随着一项项细节被拨开,医生长叹了一口气,无奈地说道:“真是意想不到的事啊。其实你做得已经很到位了,饮食、作息、用药几乎都面面俱到,可惜百密一疏——问题就出在游泳上!”
医生顿了顿,继续说道:“就是因为你在游泳的时候不注意这两点,才最终导致了肝脏损伤。临床上很多中老年人就是因为在游泳时忽略了这两个要点,最后不仅没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反而患上了肝硬化、肝衰竭、尿毒症等严重疾病,最后给身体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害啊!”
很多中老年人在注重健康后,会选择游泳作为日常锻炼方式。因为游泳对关节冲击小,能有效锻炼心肺功能,被认为是一项非常适合中老年人的运动。然而,锻炼方式虽好,如果在细节上出现疏忽,反而可能给身体带来一些隐患。特别是肝脏,本身就是一个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的器官,如果游泳时不注意保护,时间久了,肝脏可能受到慢性损伤。

其中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是游泳时反复受凉。尤其是在水温较低或者游泳时间较长的情况下,身体长期处于较低温度中,血管收缩,肝脏的血流供应会受到一定影响。如果这种状态反复出现,就可能慢慢加重肝脏的负担。肝脏在血流不足的情况下,代谢功能下降,长此以往,有可能诱发慢性的炎症反应,增加肝脏纤维化的风险。
另一个常见的问题是游泳后保暖不及时。很多人游完泳后为了图凉快,穿着湿衣服在外面活动,或者洗完澡后未及时穿好保暖衣物。这种情况下,身体表面的温度变化剧烈,血液循环发生突变,肝脏等内脏器官的血流重新分配,容易出现短暂性的供血不足。对于身体机能下降的中老年人来说,频繁的小损伤如果积累在一起,可能成为诱发肝脏慢性病变的因素。
需要说明的是,游泳本身不会直接导致肝硬化。真正的问题在于,长时间的不当保护和忽视细节,让本已有一定基础问题的肝脏处于一个不理想的环境中,慢慢积累损伤。尤其是一些原本就有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压等代谢基础病的人群,肝脏本身的负担就比较重,如果再加上运动后保暖不足或者长期低温刺激,就可能让肝脏负担加剧,加速纤维化进程。

在运动中,适度是非常重要的。游泳作为一种优秀的有氧运动,可以提升身体素质、控制体重、改善心肺功能,只要注意方法,完全可以成为日常健康管理的重要一环。合理的游泳锻炼应该注意控制水温,尽量选择水温在26℃到28℃之间的泳池,避免水温过低对身体的刺激。每次游泳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30到45分钟,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
游泳结束后及时擦干身体,穿上干燥、保暖的衣物,尤其要注意腰腹部和下肢的保暖,避免受凉。不要在湿冷环境中久留,也不要急着吹冷风或吃冷饮。运动强度要适度,避免过度疲劳,让身体有足够的恢复时间。如果游泳后经常出现异常疲劳、腹部不适、食欲下降或皮肤颜色变化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检查,了解肝脏和肾脏的功能状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定期体检尤为重要。即使平时感觉身体状态良好,也建议每年至少检查一次肝功能、肾功能和腹部彩超,做到心中有数。如果本身已经存在脂肪肝、高血脂或代谢综合征的人群,体检的频率可以适当增加到每六个月一次,确保在疾病进展早期及时采取措施。
总的来说,科学合理的游泳锻炼对健康是非常有益的。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注意运动前后的细节保护,尤其是防止受寒、合理安排运动量,完全可以让身体受益而不是受损。健康管理从来不是靠某一件事,而是靠长期细致地照顾好每一个小细节。希望大家在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同时,也能更加细心呵护自己的身体,让健康真正陪伴每一天。
资料来源:
1.姚钦恩.肝硬化患者的综合管理与预防措施分析[C]//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第一届“中西医融合助力现代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集.南充市高坪区中医医院;,2024:3.
2.刘英.天气寒冷时,肝硬化患者需预防消化道出血[J].肝博士,2024,(04):30.
3.黄梅青.了解肝硬化和肝性脑病的预防与关怀[N].医药养生保健报,2024-02-22(009).
(16年,45岁男子查出脂肪肝,每天坚持游泳,去复查结果却令人意外》一文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