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工作,简而言之就是行为和纪律的比对,做事做人符不符合规定,这是最基础得认识。

纪检工作实践可能复杂的多,某种程度上看,纪检工作属于“隐蔽”战线,无论纪检工作本身还是“纪检”对象,在一定阶段都是大多数人看不见、听不到甚至想不到的。
我们网络上看到的“老虎”还是“苍蝇”,被查之前都是正面形象,台上一本正经、浩然正气,而被查之后一脸衰像、萎靡不振。
纪检对象具有普遍性,只要你做了官,就必须在头脑里绷紧纪律这根弦。黄埔军校有句名言: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升官发财,请走他路。更往前看,我们历史上一心为民、当了一辈子清官的不在少数,而我们这时候就要总结,我们几千年的历史主流是好的,不然怎么从没有隔断过?在我们的文明里始终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勇士志士,正是他们引领和推动着这个民族生生不息,光彩照人。

有时候我们会说,一个地方的人们可以“共苦”但不能“同甘”。意思是一旦外部入侵大家都会自觉同仇敌忾,一致对外,取得最终胜利。但是一旦生活条件好起来,大家变得张牙舞爪,人性的自私自利马上凸显出来,这个背景我们可以看建国之初的景象,大家万众一心,无论哪里的官还是哪里的民,大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白天在一起劳动,晚上在一起围炉夜话,你照顾我,我关心你,夜不闭户,大家也不用费尽心思提防谁。
经经济搞活了,发展水平起来了,大家日子好过了,于是杂音也来了。便宜不占白不占,我付出了那么多,我帮别人办了那么多事,我为这里创造了那么大的成绩,更有甚者,觉得大家都对不起他,恣意妄为,贪墨成为每天的主要工作,自己贪腐,家里人和那些亲戚也都跟着兴风作浪,狐假虎威。

这种破坏是严重的,在位置上没有干正事,老百姓也对这种现象形成了负面情绪,事实上也造成了阶层的形成,拥有了分配资源的权力和依靠勤劳致富的人群逐渐拉大了差距,这不是我们当初的目标,所以,有病要治,有病早治,最好治本,实现断根。
纪检从业人员是辛苦的,这里我们要抛开这个群体里个别害群之马,也正是这一颗老鼠屎影响了纪检的整体形象。
纪检工作无处不在,人的劣根性在某一个时刻会占据上峰,而没有纪检的干预有可能就会“剑走偏锋”,造成工作失误、群众怨恨。
纪检是为了给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利器,也可以说纪检是把双刃剑,一边斩除思想堕落、行为失常、作风败坏……各种不正常现象,一边时刻起着“不在身边却胜似身边”的威慑作用。
一拨查处风暴已经来了,我们说纪检工作是好的,但纪检工作不是好干的,但我们的初心和目标摆在那里,无论怎样,路还要一直走下去,正如一句诗写的:天下无难事,只要肯登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