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红芯铸魂·智启新程:重庆理工大学党建赋能 青少年AI科普实践

党旗飘扬处,科技启新程。4月26日,重庆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党支部与潼南巴川中学党支部携手,共同开启了一场主

党旗飘扬处,科技启新程。4月26日,重庆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党支部与潼南巴川中学党支部携手,共同开启了一场主题为“人工智能赋能未来”的科普之旅。在这场意义非凡的科技探索之旅中,700余名初中生走进了重庆理工大学。此次活动是重庆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深入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实践,也是以党建为引领,推动科技教育与青少年培养深度融合的创新探索,为青少年科技素养的培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党建赋能,铸就科技教育红色引擎

在活动筹备阶段,重庆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党员教师们积极行动,组建红“芯”科普先锋队,把人工智能前沿技术转化成青少年能听得懂、看得见、摸得着的科普展品。同时,党支部牵头成立红“芯”导师团,在智能计算、算法伦理、科技向善这些维度融入思政元素,引导青少年树立“科技报国”的理想信念。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是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延伸,更是对“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部署的深度践行,为青少年科技教育注入了强大的红色动力。

科教融合,搭建青少年科技成长新平台

活动当日,中学生们走进实验室,开启了一场震撼心灵的科技探秘之旅。专家学者们带来的微讲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案例,讲解 AI 技术原理。现场的科技作品展览区,各类高科技产品繁多,吸引学生们驻足观看、热烈探讨。

党员教师们精心设计的科普讲座,结合精彩的视频和真实案例,把复杂的 AI 知识讲解得深入浅出。在实践体验环节,老师们手把手指导学生操作无人机、机器人、智能小车、机器狗、AR 技术等趣味实验。当无人机在学生们的操控下缓缓升空,当智能小车按照设定程序精准行驶,现场爆发出阵阵惊叹与欢呼。尖端实验室探秘、趣味编程实战、AI 应用体验等丰富多样的环节,为中学生们搭建起与前沿科技对话的坚实桥梁,让他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科技魅力,点燃心中对科学探索的熊熊热情。

创新育人,探索科技人才培育新路径

此次科普之旅意义非凡。首先,它构建了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的新载体,让红色信仰和科技强国的种子深深扎根在青少年心中。其次,它搭建了科教融合的新平台,通过大咖零距离、科普定制化、青春共成长等方式,将线上的直播课、弹幕墙真正转化成线下的对话间、思想场。最后,它探索了人才培育的新路径,以科技创新为切入点,以科普教育为基石,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为解决“卡脖子”技术储备后备力量。面向未来,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将持续探索“红‘芯’党建 + 科普”的新范式,联合科研院所、科技创新企业,深入打造青少年科普实践基地,开发“红色文化 + 人工智能”系列课程,让更多青少年在党旗的引领下,成长为心怀“国之大者”的科技创新生力军。

目前,重庆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与潼南巴川中学已经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人工智能科学教育基地”。此次科普之旅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科技体验活动,更是重庆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党建引领科技教育、以科教融合推动青少年科技成长的重要举措。

重庆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一直致力于青少年科技教育普及工作,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四位一体”人工智能科普模式,以玉树体系为中心,涵盖播种行动(义教科普)、培育行动(扶教服务)、结果行动(评价评测平台)、造林行动(合作共建)。学院坚持思政引领,健全技术及师资队伍,夯实硬件及平台保障,形成了多元化科普宣传渠道,覆盖重庆綦江、奉节、沙坪坝、江北、九龙坡、万盛、巴南,铜梁、贵州毕节等广大农村及城市学校。在实施中,坚持科技、人才、产业引领,一体化构建人工智能科普体系,立足最新科技前沿设计科普内容,引领受众在探索人工智能奥秘过程中,坚定科技强国信心,树立科技报国理想,形成正确的科技伦理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学院将继续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科技教育为核心,积极探索创新育人模式,为青少年科技成长搭建广阔平台,为国家科技事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