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经济学人》害怕台湾选不出甘为英美‘反中’马前卒的领导人,企图介入台湾选举的丑

“《经济学人》害怕台湾选不出甘为英美‘反中’马前卒的领导人,企图介入台湾选举的丑陋操作,不过是‘一朝之患’,我不但不屑,更不齿。”日前痛斥民进党当局“2019课纲”是无耻课纲的台湾高中语文老师区桂芝再次开炮,这次对准曾称“台湾是世界上最危险之地”的《经济学人》,怒批其用心邪恶,傲慢双标,丧失价值底线,自毁长城。 区桂芝今天投书台媒写道,“《经济学人》日前对我所做的专访,进行恶意的延伸及扭曲的处理,尤其标题文字充满邪恶用心,丝毫不尊重受访者。过去时常听到西方媒体为‘反中’所做的偏颇、双标,甚至造假的新闻处理,现在我算是身历其境,验证无误了。” 她说,“在这个不愉快的经验中,我充分感受到西方中心主义的媒体傲慢,只因为我说有千年的文化,没有千年的意识形态;我批评课纲删减太多古文篇幅,导致年轻人失去承接优质传统文化的能力,接收了太多的西方价值,更因而失去对自身文化的信心,导致失去文化主体性思维。” “事实上,在教学现场中,我的确看到太多孩子受到‘个人主义’的影响,强烈的要求‘做自己’,然而他们还不太认识自己。”区桂芝举例说,近日发生不幸的新北校园割喉案,这是令所有父母师长心在淌血的案子,根源不就是执政的民进党“立委”集体反对社会安全网修法导致的不幸,这些高声保护“青少年人权”的“立委”,却牺牲了大多数学生的安全,如今更致使一个见义勇为的好学生失去生存权。凡此种种,不都是我们的教育体系几乎全盘接收西方价值的结果吗? 区桂芝感叹道,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权利义务等等概念,终极目标未必不好,可是实践之前,都必须有前提设立吧!如果我们仍保有强大的传统文化、民族品德的吸收能力,并相信其价值,在接受西方思维与主张时,就会有比较好的取舍与判断。那么我们的家庭、校园、社会是否就会有更多一些和谐、宽容的力量,更少一些对立与撕裂,尤其更少一些暴力与流血。古人说的不管是小康还是大同,是否就离我们更近一些了呢? 区桂芝痛批,《经济学人》的记者与审稿主管,不知是不懂,还是故意略而不论,他们上纲上线得令人啼笑皆非。“我想一来是太抬举我了,二来他们故意不提我认为这个发言引起全球华人的关注,是因为几乎所有的华人都在意文化、教育的问题。《经济学人》因为我居然把西方价值置于我们的传统文化价值之后,于是他们的西方傲慢受不了,遂做出如此自毁长城的报道。”

评论列表

墨镜先生
墨镜先生 6
2024-01-13 06:58
台独势力极其嚣张,不过疯狂不了多久了
一撇一捺  。
一撇一捺 。 2
2024-01-13 21:24
有良心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