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想彻底玩明白?看这篇就够了!
[红色心形R]云冈石窟是北魏的皇家工程,现存主要洞窟45个,依山而建,自东向西一字排开。本文全是干货,全方位介绍云冈石窟旅游攻略。
[绿色心形R]去之前,看两三遍《云冈》纪录片就行。💫图10至13是我做的笔记。云冈石窟的精华部分是第3窟到第13窟,以及第16到第20窟。下面从第3窟开始,自东向西逐一介绍。
⭐️第3窟:中国最大的佛教洞窟,随孝文帝迁都洛阳而废弃,如💫图2。
⭐️第4窟:北魏正光年间一位周姓女子为亡夫所造。该窟标志着云冈大规模开窟造像工程的结束。
⭐️第5窟:孝文帝为父亲献文帝所造的纪念祈福像。这尊高达17米的释迦牟尼佛坐像,在云冈石窟排行第一。
⭐️第6窟:孝文帝为颂扬冯太后恩德所造,富丽堂皇,琳琅满目。绕中央塔柱一圈,可以看到释迦牟尼生平事迹浅浮雕连环画。
⭐️第7、8窟:一对双窟。第7窟下层二佛并坐像、上层弥勒菩萨像,与第8窟下层一佛独坐像、上层弥勒佛像形成对比。
⭐️第9、10窟:一对双窟,均以一龛二佛的布局映射窟外二圣治世的政治格局。
⭐️第11窟:中心塔柱为辽代补雕。东面墙壁上有一座黑色的石碑,留下了魏碑体早期的印记。
⭐️第12窟:又名音乐窟。手持各式各样乐器的伎乐天让人仿佛陶醉在1500年前的音乐旋律里。
⭐️第13窟:造像高13.5米,力士托举大佛手臂的设计精妙绝伦。
[蓝色心形R]昙曜五窟以开国皇帝拓跋珪到文成帝拓跋濬这4位皇帝,和未及登基便去世的太子拓跋晃的形象为蓝本。
⭐️第16窟:象征文成帝拓跋濬。大佛高13.5米,汉装,胸前打了一个结子,像领带,是佛教艺术从犍陀罗到中国本土风格演变的写照。
⭐️第17窟:象征皇太子拓跋晃。云冈第一座交脚弥勒菩萨像,如💫图3,造像整体下沉,低于地面。以未成佛的菩萨代表拓跋晃,是因为拓跋晃23岁就在父皇拓跋焘的猜忌中去世了,并未真正登基。
⭐️第18窟:象征太武帝拓跋焘。大佛高15.5米,披着千佛袈裟,如💫图4。同时,主佛像放在胸口的左手,象征着拓跋焘对灭佛的忏悔。
⭐️第19窟:高16.8米,如💫图1,是云冈石窟第二大佛。
⭐️第20窟:昙曜五窟中唯一没有外立壁的大佛,如💫图5和6。穿着的右袒袈裟,衣纹刚劲清晰,是犍陀罗艺术的典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