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可以试试,这对我们也是个锻炼!撤回去也没有什么大关系。如果技术上能帮助一下更好,不能帮助就是你们考虑决定的事了。” 1959年赫鲁晓夫威胁撤走苏联援华核武器专家,毛主席淡定回应。 1959年9月30日,赫鲁晓夫在参加了与美国时任总统艾森豪威尔的“戴维营会谈”后飞到北京,准备参加新中国成立10周年庆祝活动。 毛主席到机场迎接,但出人意料的是,二人只是礼节性地握了手,当赫鲁晓夫打算拥抱毛主席时他却迅速躲开了。 这是赫鲁晓夫最后一次访华,在他访华之前,中苏两国在一系列问题上的分歧已经越来越明显,因此当赫鲁晓夫在机场发表讲话时,毛主席只是冷冷地站在一边,一言不发。 第二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天安门举行建国10周年大庆,并举行了大规模阅兵仪式,赫鲁晓夫、胡志明、金日成和其它国家党的首脑出席了庆典。 这一次阅兵虽然时间较短,只有58分钟,但参加阅兵的装备是空前的,受阅轻重武器装备绝大部分已实现了国产化。 装甲兵方队装备了中国制造的59式中型坦克,这是我国制造的第一代主战坦克,当年定型,当年投产,当年装备部队并参加国庆阅兵。飞过广场上空的是由中国制造的歼5型飞机组成的梯队。 空军受阅编队增加到5机同飞,飞机总数增加到155架,受阅飞行高度降低100~150米。 参加国庆庆典的中途,赫鲁晓夫在休息室里向毛主席提出,要撤走帮助中国生产原子弹的专家。毛主席若无其事地说: “你们可以试试,这对我们也是个锻炼!撤回去也没有什么大关系。如果技术上能帮助一下更好,不能帮助就是你们考虑决定的事了。” 当然,这一轮赫鲁晓夫访华引起的中苏两国首脑交锋才刚刚开始。 10月2日,毛主席与赫鲁晓夫在颐年堂会谈,参加会谈的还有多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员。 赫鲁晓夫首先向毛主席介绍了苏美首脑在戴维营会谈的情况,除了吹嘘自己的“和平成绩”,他还卖力地鼓吹美国如何好,社会如何富裕。 他还称赞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是“和平之士”,要建立没有武器、没有战争、没有军队的“三无世界”。 这样的吹捧简直让人笑掉大牙,这个艾森豪威尔上台之后,叫嚣对中国扔原子弹的是他,出兵中东干涉黎巴嫩局势的是他,故意在台海煽风点火的也是他。 只有在朝鲜战场因为实在打不过中国人民志愿军,美国人不得不低头签订《朝鲜停战协定》,算是输了一局。 毛主席深沉而冷静地望着得意洋洋的赫鲁晓夫,中肯地说: “你们跟美国人谈,我们不反对。问题是你们的有些观点,什么三无世界呀,戴维营精神呀,这怎么可能呢?事实也不是这样。访问美国只带回这样一些东西?” 赫鲁晓夫以为抓到了机会,急忙抛出艾森豪威尔希望他向中国转达的要求,即提出释放8名在朝鲜战争期间和之后在东北俘获的美国空降特务。 毛主席淡淡地回答说:“这很难做到。你知道,中国有自己的法律。放是要放的,但现在不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