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王发坤在对越反击战中牺牲,而28年后,他的妻子贷款2000元和两个儿子,就只是为了寻到丈夫的坟墓,女人在看到墓碑上的名字后,眼泪止不住的掉了下来:“发坤哥,我和孩子来看你了,我等了28年啊!” 在1979年的春天,王发坤作为一名中国士兵,参加了对越反击战。这是一个混乱和冲突的时代,战争在边境线上肆虐。王发坤,一个朴实而勇敢的男人,为了国家的召唤,毅然离开了他的家乡、他的妻子李金花和他们的两个年幼的儿子。 李金花记得那天,天空晴朗无云,太阳照得她眼睛微微眯起。王发坤站在家门前,微笑着,但眼里藏着不易察觉的忧伤。他轻轻地摸了摸两个孩子的头,然后转身离去,留下李金花站在门口,眼里含着泪水。那是她最后一次看见他。 随着战争的结束,王发坤的消息却成了一个未解之谜。李金花每天都期盼着他的归来,但岁月悄然流逝,王发坤仿佛消失在了薄雾中。孩子们渐渐长大,但他们的父亲的座位永远空着。 28年后的一个冬天,李金花决定贷款2000元,带着她的两个儿子,去寻找王发坤的墓地。她想要一个说法,一个可以让心灵安息的地方。这是一次艰难的旅程,不仅是物理上的距离,更是心灵上的穿越。 经过漫长的寻找,他们终于在一个偏远的墓地找到了王发坤的名字。那一刻,李金花的心似乎停止了跳动。她看着那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泪水不自觉地流了下来。她轻轻地抚摸着墓碑,仿佛那是王发坤的脸,她的声音带着哽咽:“发坤哥,我和孩子来看你了,我等了28年啊!” 李金花带着两个儿子跪倒在墓碑前,她的心回到了30年前,那些甜蜜而平凡的日子。她回想起年轻时的王发坤,他们在乡间小路上嬉戏,那时的笑声、那时的爱情,那一切都那么真切又遥远。 在李金花的记忆中,那个阳光灿烂的午后仍旧清晰如昨。当时,她和王发坤在村子附近的麦田边散步。金黄色的麦浪随风轻轻摆动,像海洋一般广阔。太阳高挂在天空,洒下温暖的光芒,为这片田野披上了金色的外衣。 李金花记得自己穿着一件花格子裙子,裙摆随着她的奔跑轻轻飘扬。王发坤则穿着简单的布衣,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她欢快地向前跑,回头叫着王发坤:“发坤哥,你去哪啊,等等我!”她的声音充满了欢笑和无忧无虑的幸福。 突然,她在一个小水沟前停下了脚步。水沟并不宽,但对于那时的李金花来说,却像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她站在沟边,有些无助地望着对面,然后回头望向王发坤,调皮地说:“发坤哥,这个水沟好深啊!你快来背背我!” 王发坤走上前,眼里闪烁着宠溺和笑意。他轻轻一笑,俯身让李金花爬上他的背。李金花轻巧地跳上去,环绕着他的脖子,咯咯地笑着。王发坤稳稳地踏过水沟,轻松地把她背到了对岸。落地后,李金花的脸颊泛起了淡淡的红晕,眼里满是对这位温柔丈夫的爱慕。 在那个简单而美好的时代,李金花和王发坤的爱情就像那片金色麦田一样,纯净、明媚,充满了甜蜜和希望。他们的笑声在田野上回荡,像是一首久久不绝的乡村情歌,承载着他们对未来的梦想和愿望。 然而,这一切美好在战争的阴影下被无情打断。王发坤作为一名士兵,必须要跟随部队奔赴战场。那时,边境的紧张局势已经达到了顶点,中国军队需要面对来犯的越南军队。他们的任务是坚决的——将敌军彻底击退,守护国家的安全。 王发坤在战场上表现英勇,他和战友们并肩作战,抵御着敌人的一波波攻势。但战争残酷无情,我方也遭受了重大的伤亡。在一次激烈的围剿行动中,王发坤英勇牺牲,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那片战场。 这个噩耗最终由他的同乡军友带回了家乡。那一天,李金花正在家里照顾两个孩子,当她听到这个消息时,整个世界仿佛崩塌了。她无法相信这个事实,整个人瘫倒在地上,泪水止不住地流淌。她苦苦等待的结局,竟是丈夫战死的消息,这对她来说是无法承受的打击。 但生活还得继续,李金花拿起丈夫留下的遗物,坚强地将两个孩子拉扯成人。尽管生活艰难,但她始终坚持着,用无尽的爱和勇气为孩子们撑起了一个家。然而,在这漫长的28年中,她一直未能见到丈夫的墓碑,未能向他表达自己的思念。 终于,在一个决心的日子,李金花鼓足勇气,借了2000元,带上已成年的儿子们,踏上了寻找丈夫墓碑的征程。他们走走停停,穿过山川河流,最终到达了云南。 当李金花看到“王发坤”这三个字时,心中积压了28年的情感终于爆发。她哭了出来,泪水伴随着无尽的思念和哀伤。她的泪水滴落在冰冷的墓碑上,那是她对丈夫深深的爱,也是她对过去岁月的无尽追忆。在这一刻,李金花终于将心中的重负放下,她的爱和思念在墓碑前得以释放,虽然迟来,但终于到达了爱人的身边。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