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恰相反,我倒觉得,上海才是“最喜欢外地人”的城市? 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 说到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除了发达的经济与独特的人文风情之外,还有一个特有的印象会被很多人提到,那就是“排外”。 可我感觉,这种“排外”的固定印象或许是大家的误解,我反倒觉得,恰恰相反,上海不仅不“排外”,还很可能是“最喜欢外地人”的城市。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上海作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容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各地的“外地人”,大家共同在上海生活。 很多外地人在上海生活久了,都会慢慢变成“新上海人”,可以说,上海这座城市特有的中西合璧的“海派文化”有很强的同化力。 以前很多上海人觉得,外地人不会讲上海话,交流不方便,有一定的文化差异,而现在,其实很多上海本地年轻人也不太会说上海话了。 再加上,上海的“海派文化”对于外地人的同化能力,外地人变得越来越像“上海人”,被称为“新上海人”,这还怎么“排外”呢? 所以我觉得,上海即便有一小部分人仍然还有“排外”情结,但这座城市的大环境已经不存在“排外”了,毕竟上海人和外地人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彼此交融了。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