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环是唐朝皇帝李隆基的心头好,原本还是他儿子的媳妇儿。李隆基身边美女众多,本就是个爱玩的皇上,但他为啥就盯上了杨玉环,非要跟儿子抢老婆呢?
按一般想法来看,杨玉环身上必定有啥特别的地方,让李隆基觉得别人都比不上她。
有啥不一样的地方呢?这篇文章就来好好说说。
【首先要还原一下,李隆基是如何爱上杨玉环的。】
737年,也就是开元二十五年,唐玄宗特别宠爱的妃子武惠妃去世了,她去世时只有38岁。
武慧妃聪明又讨喜,长得漂亮,性格还温柔,很快就让李隆基动了心。李隆基被她迷得神魂颠倒,之前宠爱的赵丽妃、皇甫德仪和刘才人,全都被他抛到了九霄云外。
武惠妃真是挺给力,进了宫以后,就像生孩子机器一样,给李隆基一口气生了七个娃,里头还有四个小子。这让她在李隆基那儿更是受宠,俩人爱得死去活来。可谁成想,武惠妃说走就走了,李隆基能不悲痛万分吗?
当他整天都提不起劲,心情低落的时候,他的儿子寿王李瑁,同时也是武慧妃的儿子,进宫来给老爸打气。
得知老爸心情不好,李瑁这个做儿子的心里挺不是滋味,赶紧跑去瞧瞧,想尽点孝心。李瑁琢磨着,自己是个大老爷们儿,嘴皮子不利索,不太会安慰人,于是就想让心爱的老婆杨玉环一块儿去。结果这一去,倒好,把自己的媳妇儿给“送”出去了。
进了皇宫,李隆基一瞅见杨玉环,整个人都愣了,这姑娘长得也太俊了。要晓得那时候,杨玉环才嫁给寿王李瑁没两年,也就十八岁,而且还没生过娃,浑身上下都透着股子青春活力。
杨玉环出身名门望族,她的高祖父杨汪,在隋朝时可是个大官,做过上柱国和吏部尚书,老爸也当过蜀州司户,就连叔父杨玄璬也是个地方上的领导。在这样的家庭熏陶下,杨玉环自然是气质非凡,既有文化又懂礼貌,特别有教养。
杨玉环十岁那年,爸爸又走了,之后她就跟着三叔生活。这一路走来挺不容易的,让她有了些官宦人家小姐少有的温柔心肠和那份惹人怜爱的气质。
这时候,李隆基看得目瞪口呆。
李瑁瞧见父皇盯着自己媳妇的眼神不对劲,心里犯嘀咕,以为皇上把杨玉环错认成了武惠妃。他便故意清了清嗓子,想提个醒。但李隆基还是直勾勾地看着杨玉环,完全没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些不妥。
杨玉环被大家这么直勾勾地看着,脸上泛起了红晕,害羞得赶紧低下了头。可李隆基一点没收敛,心里还觉得这丫头越发动人了。
李瑁心里咯噔一下,觉得情况不妙,连忙说要走。他想,父皇因为母亲走了,心里肯定特别孤单。看到杨玉环,可能是一时眼花,心里乱了套,但这阵儿过去,应该就没事了。
谁想得到,杨玉环离开后,李隆基心里就像被挖了个大洞,整天魂不守舍。他使劲儿告诉自己,那可是自己的儿媳,不能胡来,可心里就是控制不住。他也试着去后宫逛逛,想找个别的妃子,能让自己心动,好把儿媳忘掉。但折腾来折腾去,一个月都过去了,还是没能走出来。在他眼里,杨玉环就是独一无二的,全国的女子都比不上她。
看到李隆基因为杨玉环整夜睡不着觉,连吃饭都没心思,身体一天天瘦下去,太监高力士可慌了神。
高力士这人挺有眼力价儿,跟李莲英似的,挺会琢磨事儿,他比魏忠贤懂得收敛,又比刘瑾干净。他挺机灵,但从不张扬,也不爱钱,脑袋瓜子一直挺清醒。
高力士眼光独到,很会挑人,早在李隆基当藩王那会儿,他就跟上了。公元710年,也就是唐隆元年,高力士因为帮忙除掉韦皇后立了大功,所以太子李隆基就跟他老爹说,想让高力士进太子府里做事,还给了他个太子太保的官儿当当。
在过去,宋朝有个叫岳飞的,明朝有个于谦,还有清朝的袁世凯,他们都干过那个高官职位。从这事儿就能瞧出来,那个高力士可不是一般人。
说实在的,高力士并没啥大能耐,他就是会看人脸色行事。李隆基跟儿子儿媳见面那会儿,高力士就在旁边,他眼光毒辣,一下就看透了李隆基的心思。眼瞅着皇上现在这么伤心,他胆子也大了,就出主意说,要帮李隆基把杨玉环搞到手。
一开始,高力士站出来跟李瑁说,让他把老婆献给皇上。李瑁一听,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咱俩都结婚两年了,感情深得很,跟一个人似的,这咋行呢?”
“你是不是对父皇没啥感情啊?”
“感情”。这个词说起来简单,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那份特殊连接。它不只是说说而已,是真心实意的付出和关怀。当你对一个人有了感情,你就会时刻想着他,关心他的一举一动,希望他能开心快乐。这种情感,没有固定的形式,但它就是那么真实存在,让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有了感情,我们学会了付出,学会了珍惜,也学会了体谅。它让我们的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充满了温暖和力量。
“瞧见父皇那副疲惫不堪的模样,你心里就不难受吗?”
“心里难受”。
那既然这样,咱为啥不能给父皇搭把手呢?
高力士耐心地劝说着:“你得明白,女人就像换衣服一样,这世上好女人多了去了。你把玉环献给父皇,那全天下的女人,你不就随便挑随便选了嘛。”
“就为了一个女人,搞得父皇不高兴,你心里真能踏实?”高力士话里有话地说。
听了高力士那么讲,李瑁吓得直冒冷汗。皇家真是冷酷无情,就算自己不放手杨玉环,恐怕也活不下去了,还不知道会碰到啥倒霉事呢。
琢磨到这,他只能叹了口气,勉强答应了。
打那以后,杨玉环就像武媚娘一样,先去道观里住了几年。等到大家伙儿把这事儿给忘了,她就偷偷地又被叫进宫里去了。
肯定的,在道观的那段时光,李隆基绝不会乖乖等着,他肯定是急得不行,三天两头就往那儿跑,跟杨玉环偷偷见面。
你可能会琢磨,杨玉环她乐意吗?那时候的李隆基都50多岁了,整个儿一典型的老腊肉,跟年轻帅气的小鲜肉李瑁比起来,那简直没法儿提。但话说回来,李隆基可是皇上啊,杨玉环她能有啥辙?总不能去自杀吧?
死亡历来是最难面对的事,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不少将军战败后,因为怕死而选择了当俘虏。想让杨玉环这样一个柔弱的女子,去豁出性命抗争,那真是太不实际了。
李隆基把杨玉环带进宫里后,真的是一心一意地对她好,一直深爱着她。不管时间怎么过去,杨玉环从瘦瘦的小姑娘变成了有点肉肉的少妇,但李隆基的心意一点没变。这事儿让诗人们都特别感动,他们写下了“在天上想成为一起飞的鸟儿,在地上想成为连在一起的树枝”,还有“后宫有那么多美人,但所有的宠爱都给了她一个人”这样的诗句,来歌颂他们的爱情。
但这段恋情的收尾挺惨,杨玉环受皇帝宠幸后,全家都跟着沾光,地位飙升。安史之乱一闹起来,李隆基带着人马逃跑,跑到马嵬坡那儿就乱套了,士兵们都说杨玉环是个祸根子,得怪她。
早先时候,杨玉环和安禄山走得挺近,她甚至还收安禄山做了干儿子,并让他在后宫沐浴,不过这事李隆基是知晓并点头的。另外,杨玉环的堂哥杨国忠,那时候是朝廷里的大官,宰相来的,安史之乱他也得担点责任。正因为这样,大家伙儿一合计,就起兵了,说要除掉杨国忠,也得给杨玉环点教训。
尽管李隆基心里万分不舍,但他也明白,保命才是头等大事。要是自己不答应,说不定哪天脑袋就没了。
如果说女人像衣物,那为个女人豁出性命,真没必要。就算那时候李隆基已经七十多岁了,但他觉得好歹活着总比死了强,终究还是没勇气去死,只能妥协。结果,杨国忠被士兵给杀了,杨玉环也上吊自杀了。这段热烈的爱情故事,就这样以遗憾收场。
【那么,杨玉环到底有什么非常之处,让李隆基神魂颠倒,无法自拔?】
宫里那些妃子,个个长得都跟花儿一样,都是顶呱呱的美女。就算李隆基再怎么喜欢杨玉环,天天腻歪在一起,时间一长,估计也会觉得没啥新鲜感了。
李隆基这人还算痴情,碰上杨玉环后,就没再朝三暮四了。之前也提过,杨贵妃那是有教养又有才华,性格还率真带点野劲儿。皇上心里头,往往不太瞧得上那些唯唯诺诺的,反倒更喜欢那股子野性的姑娘。
咸丰皇上看上了兰儿,就是那次,宫里好多丫鬟瞧见老鼠,吓得直嚷嚷,可她倒好,上去就把老鼠逮住,拿手帕给裹了起来。
杨玉环在皇上面前特别自在,大胆到会去摸他的胡须,甚至揪揪他的耳朵。李隆基觉得这种举动特别带劲,这种新奇的感受,别人根本给不了他。
李隆基娶杨玉环那会儿,已经上了年纪,晚上老睡不着。每当这时候,杨玉环就像哄小孩那样,温柔地拍着他的背,嘴里哼着小调,让皇上能够踏踏实实地睡觉。
杨玉环让李隆基着迷的,不光是她的模样,还有她那出色的才艺,唱歌跳舞样样精通。老话说“女子没才华也挺好”,但李隆基是皇上,想法就是不一样,他偏爱那些多才多艺的女子。而且,李隆基自己就是个跳舞的行家,写过好多舞曲,像那个《霓裳羽衣曲》就是他的杰作。杨玉环特别聪明,能把李隆基的曲子跳得特别美,看着就让人舒心,这样一来,她自然是更加受宠了。
每个人都会有那么点儿小毛病,没有谁是十全十美的,就连杨玉环也不例外。她有个挺特别的小习惯,或者说是小缺点,那就是一到晚上睡觉时,就会打呼噜。
通常睡觉轻的人很难忍受伴侣打呼噜,毕竟那声音会搅扰到枕边人的美梦。但唐玄宗却是个例外,他对此根本不介意,反而还挺享受这声音的。
唐玄宗小时候过得挺不容易,老爸李旦被关了好久,老妈又走得早,这对小时候的他影响可不小。所以,他在少年、青年那会儿,心里头总觉得不太踏实,安全感有点欠缺。
他当上皇帝的过程可不容易,简直就是一路波折,还沾了不少血。李隆基为了坐上那皇位,下了狠手,干掉了不少人,就连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也没放过。为了以后不再出乱子,李隆基的做法相当狠毒,韦家那些成年的男丁,几乎都被他给砍了头。
年轻时,他浑身是劲,啥也不怕;但老了以后,李隆基老梦到那些人来找他算账,夜里经常被噩梦惊醒。这时候,杨贵妃那稳定的鼾声倒成了他的“定心丸”,让他心里头不那么慌了。
有时候,他会在梦里感觉身体被啥东西“压”着,心里慌得不行,一点办法都没有。但好在,杨贵妃那均匀的呼噜声会时不时响起,就像是在帮他摆脱困境,让他慢慢放松下来。
时间长了,他慢慢就离不开杨贵妃的呼噜声了,要是没了这声音,他还睡不着,感觉特别不对劲。有时候,贵妃突然不打呼噜了,他就失眠了,浑身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