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西方把数据公开!多少人还被蒙在鼓里。德国权威媒体《焦点》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高科技出口排名中,中国位居第一,超过德日美之和,国产科技企业崛起势不可挡! 而卢总发布会讲述的Redmi四大故事,让大家看到了近十年,国产供应链从起步到强起来的辛酸过程 故事①:创办红米,小米交了4000万“学费” 小米初代因对标iPhone,且在采用同供应链的情况下,还卖1999,瞬间卖爆了。为此国家相关人员问雷军:“能否研发一款主要采用国产元器件的手机,带动产业链发展?”雷军思前想后,决定放开拳脚干,原因是国外供应链虽先进,但交付期和成本太高,况且作为中国科技公司,有责任带动产业链共同发展。所以“红米计划”诞生,不过好景不长,红米历时一年,投入4000万研发代号为H1的手机被高层否决,因为H1采用的国产元器件“缺芯少屏”,品质不达预期。于是雷军决定取消H1,推倒重新来,再做一款H2。而这就是大家熟知的红米一代,售价799元比山寨机还便宜,所以一举卖出4460万台并清零了山寨机,而这件事儿老罗说“红米功德无量”! 故事②:红米小金刚的品质革命 手机屏幕越做越大,易碎和高昂的维修成本成了用户普遍的痛点。而红米直接从玻璃入手,找到世界最抗摔的第五代康宁大猩猩玻璃,俗称GG5。为了演示抗摔性,康宁老板用高跟鞋去砸,把卢伟冰都整懵了。不过GG5虽耐摔,但缺点是太贵,采用GG5的手机普遍卖3k以上,而红米决定Note7起步999元,至此红米Note小金诞生,也拉高了入门机品质的门槛。 故事③:打响红米真旗舰的第一枪 随着市场上低价高配的“伪旗舰”变多,卢伟冰跟团队开会说“红米不做则罢,要做就做真旗舰”。最后根据用户呼声,红米K20做了升降式摄像头,而这是红米给出的第四个方案,该方案设计图纸达30多版,最后红米团队经过反复研发和打磨,才有了0.8秒自动升降,且跌落时可自动回收保护的镜头。而K20作为红米首款旗舰,不仅是全面屏的标杆设计,而且还用了少有的AMOLED屏,塞了大电池,至今都还有100万钉子户嘞! 故事④:联合供应商攻克国产2K屏 当初国产手机屏幕全部依赖进口,且基本都是1080P分辨率,毕竟2K柔性三星屏100美元/片,且交付期还长。卢伟冰和雷军都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带着屏幕专家和国产屏华星洽谈,但华星正在全面攻克FHD屏的量产,所以很为难。不过雷总说有小米赋能,2K屏研发风险共同承担,于是两家企业一拍即合,两方屏幕专家成立项目组入住工厂两年之久,终于做出了2K中国屏,且良率从1%一直爬坡到90%,大大降低了成本。而如今我们国人已经能做出世界上最好的屏幕了! 技术突破从来不是容易的事儿,国产元器件从起步到如今屹立于世界之林,靠的是研发人员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国产企业之间的互帮互助!就像红米,说它“拯救了屏幕行业”都不错,目前四大国产OLED屏中,有三家(华星、天马、维信诺)都是它带头实现量产,并慢慢取代三星屏的。而卢伟冰深知国产供应链发展不易,所以在红米十周年之际,他提出在未来十年,要跟米链供应商一块儿共创共享2万亿综合产值,不断赋能带动产业链出海竞争!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国产机发展起来不是目的,带动整个产业链崛起才是硬道理,而转眼看红米K70系列,2K顶级国产屏、国产豪威CMOS光影猎人800、国产内存等等,国产元器件全面升级的同时,售价却反降几百,怎么能不引爆全场?而这就是为何要大力发展国产供应链,因为成本低,交付快,品质更好!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