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大人打一个屁都是好的‘香气’,洋大人要拿棉花去,政府就把禁棉出口令取消;洋大人要送纸烟来,政府就‘电令该省停止征收纸烟税’。再请4万万同胞想一想,中国政府是洋大人的账房这句话到底对不对?” ——1923年毛主席痛批北洋政府卖国。 1922年9月,北洋政府的资深外事官僚梁如浩被任命为“接收威海卫委员会”委员长,与英方商谈收回威海卫事宜。 在山东谈判时,因英方提出的条件过于苛刻,梁如浩中断交涉,回京办理。经过40轮磋商,到1923年5月大体达成一致,双方拟定《接收威海卫协商意见书》。 威海卫是1898年英国强行从中国“租借”的土地,为了尽快收回威海卫的主权,梁如浩在谈判时作了让步,即英国整体交还威海卫,但可无偿租借刘公岛10年,英军可在附近海域练习,英国人可参与威海市政管理。 就在此时,参与交涉的山东人陈绍唐私自将意见书曝光,并在山东旅京同乡会上发表声明,声讨梁如浩“罪状”,在《晨报》上登出,引起一场轩然大波。 文章痛批说:“梁督办居心媚外,向英人献保留刘公岛之策。威海卫之交还关系军事上甚巨,梁氏甘心卖国,以无条件的交还,变而为继续的租借,且变而为永远的租借,无非另有交换,专谋利己……” 后来直到1930年时中国政府才真正收回威海卫主权。 与此同时,又发生了浙江、江苏、湖北、山东、河南等省相继征取卷烟特税,而英国、美国政府照会北洋政府,不准中国各省对英美烟草公司输华卷烟抽税的事件,到1923年8月,各省的卷烟税又陆续取消,一时传闻笑谈。 北洋政府在外交事务上的颟顸无能,各级官僚为了一己私利大肆出卖国家利益,引发了毛主席的强烈愤慨和不满。 8月29日,毛主席在《向导》周报第38期上发表了《英国人与梁如浩》和《论纸烟税》两篇短文。前者揭露北京政府督办梁如浩丧权辱国同英国人签订“续租”、“水租”威海卫草约,嘲笑北京政府在帝国主义面前发抖,摇尾乞怜于外国势力。后者揭露北京政府屈从于英美两国的压力,取消浙江等省的纸烟税; 他在该文的结尾部分写道: “中国政府的‘阁议’,真是又敏捷又爽快,洋大人打一个屁都是好的‘香气’,洋大人要拿棉花去,政府就把禁棉出口令取消;洋大人要送纸烟来,政府就‘电令各该省停止征收纸烟税’。再请4万万同胞想一想,中国政府是洋大人的账房这句话到底对不对?” 从这时开始,毛主席的思想已经转变为号召全国各阶层各界联合起来,建立一个广泛的统一战线,同心协力进行反帝反军阀的国民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