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他号称“小麦领域的袁隆平”,全国每八个馒头就有一个来自他培育的小麦,却为何接连三

他号称“小麦领域的袁隆平”,全国每八个馒头就有一个来自他培育的小麦,却为何接连三次参选工程院院士落选? 茹振钢,1958年生,河南沁阳人,1981年毕业于河南省中牟农业学校,自1982年起长期从事高产小麦育种工作。 经过20多年孜孜不倦的努力,他在2003年带领团队育成小麦新品种“百农矮抗58”。使得小麦亩产由原来的500公斤提高到600公斤以上,一下子就增产20%。 到2023年时,他已成功地将小麦最高亩产量达到了每亩750公斤左右,而750公斤小麦就足够3个成年人吃一年了。 茹振钢的贡献有多大?有人形象地评价说:全国每八个馒头中,就有一个来自他培育的小麦。 时至今日,茹振钢培育并推广的“百农”系列小麦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5亿多亩,如果单纯以小麦增产产量而言,产值高达600多亿元。 其中“矮抗58”小麦新品种荣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单品种增产小麦160多亿公斤,被誉为“黄淮第一麦”,他培育的BNS二系小麦填补了世界杂交小麦领域的空白。 为了表彰茹振钢教授为我国农业发展所作的突出贡献,20多年来从国家到地方都授予了他许多荣誉。 2004年,他被评为“河南省劳动模范”,2011年获评“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先进个人”,四年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已获国家科技成果奖5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国家教学成果奖3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共55项。 2017年,茹振钢被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2023年成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为了实现“用科研的力量装满中国人的粮仓”,茹振钢几乎跑遍了全国每个小麦产区。 和袁隆平院士一样,他几十年干在试验田、吃在试验田、睡在试验田;每年不计名利,数十次下乡指导生产,开展技术培训。 与此同时,他毅然决然地将科技成果转化的收益奉献给科研团队和实验室建设,义务筹集100多万元作为青年教师创新基金,拿出几十万元的个人收入用来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值得一提的是,茹振钢教授的妻子原连庄也是一位白菜育种专家、多个省级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她选育的大白菜系列品种在全国10多个省、市推广应用,累计种植面积1000多万亩,创造社会经济效益20多亿元河南老百姓吃的每两棵大白菜,就有1棵是她培育的。 因此,茹振钢教授的当选工程院院士的呼声一直很高,但因为他一直在非“985”、“211”的河南科技学院从事教学工作,参选院士并不顺利。 到2023年为止,他已经三次参选工程院院士落选了。 根据学界的经验,一般而言,能获得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就有当选的可能,而茹振钢教授可是含金量更高的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完全有条件当选! 在诸多院士候选人中,茹振钢教授的主要“短板”包括:中专学历,发表论文数量较少,缺乏高被引论文! 对此,广大网友们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