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在写“柳叶刀”无人机的时候,就为这名字烧了不少脑子,因为英语里柳叶刀“Lancet”本来也有手术刀的意思,所以当时还在琢磨为啥不直接翻成手术刀呢?直到后来看到俄罗斯还有一款无人机,名字就叫手术刀,看样子俄罗斯无人机是和医院彻底缠上了,不知道下一种是不是会叫注射器,又或者是起搏器更加有力度一点…… 实际上手术刀这款无人机出现也有些日子了,而且进度还挺快:9月初的时候还在测试,到11月中旬就正式投放到俄乌战场上,首批交付了15架,和生产商公布的10月开始量产、月产20架进度基本一致。 不光名字意思差不多,这手术刀和柳叶刀在各个方面都相似到“令人发指”。首先在外观上几乎分辨不出来,然后在性能上也差不到哪里去,载荷能力也相差无几。真要说起来,手术刀虽然是后来者,但在最大速度等指标上比之前的柳叶刀还差了一大截,手术刀最大速度只有120公里/小时,柳叶刀则可以达到300公里/小时,连一半都不到 不过手术刀对俄军来说可能比柳叶刀更好使。主要有两点:其一是载荷灵活性很强,可以根据需要使用俄罗斯陆军常用的弹药作为有效载荷,特别是俄军125毫米坦克炮弹,弹丸重量正好是5公斤,大小也刚刚好装进手术刀的载荷舱;最大的优势还是便宜,单机价格只有柳叶刀的十分之一。 价格便宜自然有利于大规模生产。对现在的俄罗斯来说,研发能力并不是大问题,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是生产能力却实在是太拉垮,前不久俄官方还表示柳叶刀无法对外出口——自己都不够用,当然不能出口。毕竟技术优势就算再多,也得靠数量才能体现不是?美军打伊拉克的时候如果也像俄罗斯这样一次发一两枚战斧,萨达姆也不至于只挺了42天。 而对于俄乌这俩蹲在21世纪的二道门里打着20世纪中叶的仗,可能数量优势还真就比技术优势更加重要,所以手术刀如果可以大规模生产,弹药又可以随手拿来就往上装,那对俄军来说可能真的是一大福音,小泽司机又该安排出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