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10xxx20 7 2023-11-19 13:35 没失败吧,这次只是实验,马斯克甚至没准备火箭进入太空后做些啥,只好把进入太空后无所事事的火箭引爆了。 某某人 回复 11-19 14:35 二级失联,还不算失败??? 用户10xxx20 回复 某某人 11-19 22:41 这次好像是实验二级热点火,至于失不失联并不是实验内容。
逍遥子 6 2023-11-19 14:03 苏联N1失败前车之鉴,马斯克觉得自己比苏联技术先进没在意,没想到也掉坑里了[哭笑不得],其实直接放大升级重型猎鹰就可以达到星舰75-80%的载荷能力,短平快多好? 富则独善其身 回复 11-19 21:59 马斯克觉得没挑战性所以不做,而且意义也不大,现阶段材料技术达到瓶颈,单台推力已经达到极限了,不如挑战一下别的。即使最终是放个烟花老马也觉得开心,完全是个人爱好,而且个人也有钱去玩理想。不像其他评论的人,连理想都没有或者自己的理想都没能力去实现还嘲笑别人。 逍遥子 回复 11-19 19:31 步子迈大了必然扯到蛋[笑着哭]
心灵月亮 5 2023-11-19 05:07 不要制造太空垃圾,请回收。 UC评论小秘书 回复 11-22 15:48 恭喜你!在最近一周发表评论的次数超过了UC95%的道友!3天内在【UC动态】内容下再发3条及以上合规评论即可获得曝光奖励,助力你登上热评!
正文 禾D 4 2023-11-19 16:44 解决了这么多发动机同时并联点火的问题。但是可靠性估计还是硬伤。 哈哈镜 回复 11-19 22:11 火箭已经成功分离了,本身来说已经成功了,回收还有问题
平井一夫 3 2023-11-19 14:57 33台成功点火也失败,并联发动机是死路一条 富则独善其身 回复 11-20 00:25 没黑科技怎么同时点火距离那么近还能互相不影响?猎鹰火箭有没有黑科技?老马的技术可不能否认啊。融资套票没这么简单。表面看到的都是皮毛,真正的技术都会保密的。他们可不是不讲保密,只是不怕丢面子而已。 平井一夫 回复 富则独善其身 11-20 06:39 你点一个串天猴飞不高,于是你把33个捆绑一起点能飞更高一点,但是不可控地方多的去了。有个毛技术,是实现载人上天了?还是宇宙直播教学了?还是精准对接空间站了?遥遥落后技术就别提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