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自己说的不算数,当时的人怕你的权威,恐怕也只有说好话,说假话,这当然不能统统算数,得大大打它个折扣。” ——1974年毛主席谈《资治通鉴》。 1974年中,毛主席因为得了白内障看不见东西,便只好让身边的工作人员为他读一些书报,同时指导工作。 毛主席找来念书念报的人有好几个,其中有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老师芦荻,还有一个就是护士孟锦云。 小孟读书不多,文化水平有限,给毛主席念文章容易紧张,一紧张念东西语速就快,而且声音不由自主地越来越高。 这时毛主席就会提醒她:“慢点嘛,声音也太高,简直像唱黑头的。”(黑头指京剧中偏重唱功的花脸角色,例如包公)。 每次孟锦云听了毛主席的提醒就会马上放低音量,放慢速度。但过不了多久语速又会变快。 毛主席则调侃她:“孟夫子,我这个听的比你这个读的还要累,你是不是跟我吵嘴哟?” 读书之余,孟锦云也会和毛主席就书里的内容进行讨论,当她听毛主席讲出了许多文字中看不出来的道理,不禁佩服地说: “主席,您读书能怀疑,我连读都不一定能读得懂呢,还谈得上什么怀疑?书上写的还能胡编?这我可想都没想过。” 毛主席笑笑:“孟夫子头脑简单得很哩,要多思嘛。比如,有些史书里把武则天写得一塌糊涂,荒淫得很,不理朝政,这样她怎能统治得下去?我就不信。” 孟锦云若有所思地说:“武则天一个女人当了那么多年皇帝,可真是不简单啊!” 毛主席从年轻时就酷爱读史书,他曾经读过17遍《资治通鉴》,早就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听了小孟的感慨后说: “你觉得武则天不简单,我也觉得她不简单,简直是了不起。封建社会里女人没有地位,女人当皇帝,人们连想也不敢想。我看过一些野史,把她写得荒淫得很,恐怕值得商榷。” “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她提拔过不少人,也杀了不少人。刚刚提拔又杀了的也不少。” 接着,毛主席又讲了一个故事,说武则天做皇帝时,一位大臣见她经常杀人,就向她提建议:“你这样杀人,谁还敢当官呀?” 武则天听后不急不恼,只是让那大臣晚上再来一次。那大臣吓得不知所措,天威莫测呀。当天晚上,武则天让人在殿台上点了一把大火,黑暗中的飞蛾见火便纷纷飞来,结果飞来多少,就烧死多少,可还是不断地有飞蛾扑来。 武则天笑着对那大臣说:“这叫飞蛾扑火,自取灭亡,本性难移吧!’大臣立刻明白了武则天的用意。看来,只要有高官厚禄,要当官的人就会源源不断,哪里会杀得尽呢?” 说起武则天死后的“无字碑”,毛主席又感慨道:“武则天有自知之明,她不让在她的墓碑上刻字。有人分析说,其本意是功德无量,书不胜书。其实,那是武则天认识到一个人的功过是非,不应自己吹,还是让后人去评论。” “我们今天的事儿,也要由后代人去评论。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自己说的不算数,当时的人怕你的权威,恐怕也只有说好话,说假话,这当然不能统统算数,得大大打它个折扣。” 不得不说,毛主席不仅看透了历史,也看透了中国人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