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ceo:小公司仍有机会在今天的AI领域竞争,几百人规模的初创公司也能成事。 对于上面的这番话,可能大多数人都不信,认为小公司能够搞出什么AI,它有这个能力吗?怕是一个大模型都做不出来吧! 看完云栖大会后,我有了不同的看法,小企业同样会有机会。 今年的云栖大会,阿里云发布了已经升级后的大模型通义千问2.0,有着千亿级参数,各项能力都很不错。 但是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除了发布自身的技术以外,阿里云还发布了不少有利于其他企业的技术,例如这一次,阿里云发布了一站式大模型应用开发平台阿里云百炼,以及8大垂直领域模型。 特别是阿里云百炼,这个平台是直接对外开放,借助这个平台,可以直接降低开发大模型的门槛,开发者最快5分钟就能够搞出一款大模型应用,几个小时就能炼出一个专属大模型。 不难看出,作为国内的大企业,阿里在AI领域并没有选择去和其他厂商在大模型上内卷,而是选择了去做AI时代的基础设施,把最基础的问题解决了,让更多的企业也能够搞出自己的AI。 或许有人会质疑,阿里有这个能力去做这么大的一件事吗? 别说阿里还真有这样的优势,其一,阿里有着足够大的规模,别的不说,阿里云就是亚太第一,世界第三份云计算服务商,它可以说是国内最有底气的企业之一了。 其二,阿里也已经做成了不少这样的事,有了相应的经验了。米哈游就是一个例子,这家公司只有8个人的时候就已经在阿里云实现上云。后来米哈游发布《原神》后,阿里云又为《原神》提供了技术基础支持,包括云服务器、网络资源、存储、安全等等,都采用了阿里云的同一套架构,保证了它能够全球同时开服。 后来,阿里云支持米哈游的《崩坏:星穹铁道》上线后,首发当天全网下载量更是突破2000万,当日直接登上了多国ios免费榜与畅销榜的总榜第一。到如今它已经成了全球性的游戏巨头。 纵观下来,这样的事在阿里身上并不少见,我们熟知的淘宝平台,当初它的出现不也是助力了整个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吗?阿里巴巴新掌门人蔡崇信也在会上说到,中国80%的科技企业和一半的大模型公司都跑在阿里云上,希望成为AI时代一朵最开放的云。 只能说,阿里一直都是如此,从来没有变过,一直都有着作为大企业的责任和担当。而从阿里这个动作看下来,不禁让我们对未来小企业AI的发展有了希望,同时也对以后全球AI竞争,有了更多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