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还没到,社会上就出现了三个反常现象,该来的终于来了! 第一,奢侈品卖不动了,西方开始发愁了。就在昨天,西方三大奢侈品集团已经集体公布实情。开云集团短短3个月,销售大幅下滑13%。而就算看整个前9月,也同样是下滑。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开云集团,就是古驰、YSL、巴黎世家等的背后公司。从零售业务来看,开云集团在中国市场明显增长不动了。 不仅是开云,还有LVMH集团,收入增速不及预期,放缓47%。紧接着爱马仕集团也公布了,增速只有2022年的一半。这说明,奢侈品卖不动了,要知道一直以来,西方奢侈品都在中国市场高歌猛进,但如今却显得无力,让西方开始陷入了焦虑。 第二,双11再无“固定消费”论,整个局面被打散。什么叫固定消费论?就是双11只认定一个或两个固定平台。比如往年,身边很多朋友就有一个论调,那就是有天猫、京东就足够了,其他平台根本不会考虑。也很少有人愿意在商品成本上,浪费时间去选择平台。 但今年呢?彻底变了。一方面,是很多人开始多平台对比,同一个商品,会同时在天猫京东唯品会上仔细对比,再做出决策。大家觉得,如果能降低消费成本,付出一点时间是理所当然的。另一方面,是很多人开始按照平台擅长的领域去消费,如天猫生活百货、京东家电数码、唯品会衣服鞋子,形成了一种新的消费理念,这是十分反常的。 第三,双11进口黯然失色,国产闪闪发光。双11的第一轮数据已经出来了,不管是天猫还是京东唯品会,都是国货迎来了率先爆发。在天猫上,虽然国际品牌依然占大头,但整个前20已有超40%都是国产。而京东,瞬间破亿的不仅是只有苹果,还有华为、小米等国产。唯品会男装、女装率先增长30%,背后大部分都是国产。 不仅是平台,消费者这边同样出现了变化。往年此时,很多人都会趁机买不少进口商品,认为双11此时成本会低一些。但今年,很多朋友也转向了国产。曾经的阿迪耐克不再吃香,取而代之的是安踏鸿星尔克,曾经的苹果三星,也变成了华为小米等国产。 所以,整个消费趋势已经变了。不管是奢侈品卖不动,还是平台选择多元化,还是国产率先爆发,都说明了同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消费者变得更加理性务实了。比起固定平台的冲动,很明显多平台对比更有性价比。比起曾经代表面子的进口和奢侈品,很明显,国产开始让人更加自信!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