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玉海的英魂永远地留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之上了,如同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一样。
他是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魂归故里却用了46年。
他多次负伤疗养,转业过平静生活。
而在战争来临时、部队有需要时,他毅然决然主动请缨,重返疆场。
他也曾有美丽的爱情,却在美帝国主义将战争带到我国边境时将爱情搁置。
本文所讲述的故事,便是曹玉海雄浑浩荡的一生。

曹玉海
他出生贫苦,父亲被地主打死,祖父被日军用刺刀挑死,靠着嫂子将他养大成人。
成年后怀着国仇家恨,他参军并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最后与阵地共存亡。
在其最后一次选择重返军队,与未婚妻离别之时,他对未婚妻说道:
“我不是不需要幸福,我也不是天生爱打仗。可是为了和平,我就要去打仗了。”
是的,他放弃了爱情,放弃了平静的生活,选择重返部队。
在抗美援朝中,他还选择了以牺牲自己来守住阵地。

在讲述曹玉海波澜壮阔的一生之前,我们先来说一说他的成长经历。
1923年3月,在这个乍暖还寒的时节里,曹玉海出生在山东省莒县涝坡乡。
此时的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各地军阀混战,社会民不聊生。
而此时的山东自然灾害频发,外加土匪横行,政府苛捐杂税的盘剥,导致农民阶层苦不堪言。

也正是在这段时间,大量的山东农民被迫离开家乡外出谋生,形成了大规模“闯关东”风潮。
“棒子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
这句话正是这段时间山东农民子弟对关东地区美好生活的慰藉。
而曹玉海正是在这样一个动荡时期,出生于贫困农村家庭,不仅家庭贫困,家里还有6个兄弟。
其父曹兴中为了更好地照顾老人和孩子,选择留在涝坡乡和家人待在一起。
每日起早贪黑,辛苦劳作,倒是勉强满足了一家人的吃穿用度。

然而不幸的是,迎接曹玉海的生活苦难很快开始了。
1929年,当曹玉海6岁的时候,一场天灾突降,导致庄稼歉收。
家里的口粮一下变得紧张起来,而地主却丝毫不顾曹家的困境,坚持要收租。
曹兴中无法,苦苦哀求地主给予其期限,后面一定把租子补上。
但地主们却只顾着强逼曹兴中交租,不仅强逼,还对其实施毒打。
导致曹兴中一口气没提起来,最终死亡。
而且,曹兴中所遭受的一切不公,都发生在曹玉海的眼前。
这般场景令曹玉海在心中对吃人的旧社会,产生极大的怨恨。

随着曹玉海父亲的离世,本就贫苦不堪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此时,照顾家庭的重担就一下子全部落在曹玉海母亲羸弱的肩膀上。
可在三年后也就是1932年,不幸再次降临。
其母由于本身身子骨就弱,加上积劳成疾,因病去世。
曹玉海一下子丧失双亲,成了孤儿,这一年他才9岁。
在这一年,曹玉海跟着老年的祖父祖母生活。

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他也早早懂事,主动去给地主家放猪以减轻祖父祖母负担。
彼时的日子对于曹玉海来说虽然艰辛,但仍有着祖父祖母作为依靠,倒也坚持了下来。
幼小的曹玉海也希望自己尽快长大独立,能够摆脱困境并回报祖父祖母。
可更大的不幸再次降临。
1937年日军悍然发动侵略战争,并在短时间内侵入到了山东。
也就是在那段时间,曹玉海的祖父正在地里割庄稼的时候,遇到日本鬼子扫荡,被残忍地用刺刀挑死。

在曹玉海祖父去世后不久,其祖母也在巨大的悲伤以及贫病交加中离开人世。
此刻的曹玉海又失去了祖父母,几乎丧失了所有依靠,艰难度日。
祖父的不幸、父亲的横死,都给他幼小的心灵带去重大创伤,同时也在他心里埋下了抗日救国的种子。
好在曹玉海的哥哥那几年娶了妻子王月花,哥哥和嫂子担负起了家庭的重担。
然而又在短短几年之内,曹玉海的哥哥再次积劳成疾,无钱治病而死。
彼时的曹玉海已经失去了几乎所有依靠,心中对于家人不幸而引发的愤怒几乎到了顶点。
所幸嫂子王月花也没有改嫁,而是留下照顾曹玉海一家。
王月花为了养活一家人,非常辛苦。

春天里,她去地里挖野菜给孩子充饥;夏天忙完农活后纳鞋底做布鞋;冬天农闲时纺线织布,把大的破衣服改成小衣服给年幼的孩子穿,
可即便如此,养活一家人还是很难。
王月花就连沟里的水草,别人扔掉的烂地瓜都拿来做成食物。
口粮实在不够了,就挎着篮子到附近村庄讨饭。
也不知讨了多少次,走了多少路,进过多少家门,遭受过多少个冷眼与羞辱。
不过日子虽然艰难,却由于王月花的付出,曹玉海和几个小孩子倒也得以存活。
慢慢地曹玉海也长到十六七的年纪,嫂子对家人的照顾他都看在眼里、刻在心头。

此时嫂子在他心里的地位已经和母亲相当了,平时曹玉海遇到大小事情,总是会征求并尊重嫂子的意见。
1943年1月,山东还处在深冬,涝坡乡的天气也十分寒冷。
一天,曹玉海兴冲冲地找到嫂子说:
“嫂子,我听说八路军山东纵队二旅来了莒南,听说八路军是给咱们老百姓做主的。我想参军,我要打地主,打日本鬼子。”
王月花起初是不愿意的,因为她害怕曹玉海战场上丢了性命。
可是曹家发生的一切她都历历在目:
“丈夫被疾病逼死,公公被地主打死,老公公还被日本鬼子拿刺刀挑了。”

最终经过多日的深思熟虑后,王月花同意了曹玉海参军。
曹玉海走的那天,王月花天不亮就起床,为曹玉海煮了几个鸡蛋让他带上,还连夜赶制一双布鞋给他塞在腰间。
曹玉海离开时,王月花就站在天刚蒙蒙亮的街头,看着他渐行渐远的背景,大声喊道:
“打完仗就快回来,咱全家都等着你回来啊!”
初上战场负重伤,病愈再次上疆场
辞别家乡后,曹玉海带着满腔的热血与抱负,跟随八路军山东纵队二旅走上抗日战争的前线。
不久后,曹玉海在一次战场上不幸受了重伤,当时部队考虑到他伤势严重,安排他回家养伤。
疗养中的曹玉海一边盼望身体尽快康复,一边想尽办法了解部队的动向,迫切希望重新返回战场,继续打鬼子。
“国仇家恨,点燃我心头杀敌的怒火。”
曹玉海时时刻刻用这句话鞭策自己,绝对不忘日军在自己家乡做的恶事。

很快,时间到了1943年秋天,伤病痊愈的曹玉海多次尝试后却无法与原部队取得联系。
而恰好在这个时间,原东北军111师驻扎山东莒南县。
曹玉海坚决要求重返前线抗日,经过多方沟通后,加入了万毅领导的新111师。
后来,曹玉海在111师的抗日作战中敢打敢拼,勇猛无比,取得良好的战绩。
第二年也就是1944年,他在2月份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随后由于战争需要,曹玉海所在部队被改编为滨海支队二十六团,曹玉海也被编入三连。

这段时间以来,曹玉海随着三连多次投入抗日前线战斗,勇猛前冲,杀敌无数。
不久之后,抗日战争进入尾声,而日军侵略者的最后军事行动却变得更加疯狂。
1945年6月,曹玉海和战友们接到任务,需要在重罗山一带对日伪军展开有效阻击。
彼时,曹玉海所在的三连人数刚刚百十余人,而需要面对的日军力量是他们的数倍。
兵力的悬殊,使得三连不能硬碰硬,只能智取。
曹玉海建议利用重罗山地形优势声东击西,正面吸引日军火力。
并分出一部分军力迂回到日军后方,两面夹击、大幅造势,瓦解敌军战斗力。

很快,曹玉海的建议受到三连连长采纳。
随后连长派出连队主力正面与日军较量,同时让曹玉海带领几名炮兵绕到敌人身后。
战斗打响之时,敌人全力向三连主力冲锋,而曹玉海扎边则在敌军后方开炮轰击。
此举让敌军误以为我军援军抵达,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敌人迅速放弃进攻、四处逃窜。
随后,三连主力一侧与曹玉海一侧对逃窜的敌方进行夹击、包抄,重创日军。

在重罗山战斗中,曹玉海凸显了军事行动指挥者的高超素养,也因此被滨海军区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而接下来曹玉海获得的重要荣誉,远远不止这一个。
1945年8月,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
此时的曹玉海虽然想要回家看看,可随着国内战争的爆发,他毅然选择遵照指示,跟随部队从山东根据地开赴东北,为即将到来的解放战争做准备。

挺进东北后,敢打敢拼的曹玉海继续展示出强大的斗志与战斗力,他也迅速获得晋升。
到1946年1月,曹玉海已经正式担任排长职务。
在参加消灭敌伪武装“铁石”部队5000余人的战斗中,尽管身体负伤,曹玉海却依然坚持英勇战斗。
1946年,国民党节节败退,但是在美国的支持下,其精锐部队抵达四平,企图夺回这一战略要地。

而曹玉海所在的56团接到任务,必须与兄弟部队保卫四平。
如果四平丢了,那么将会对我军后续的军事行动,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时间很快到了4月14日,国民党精锐部队开始对四平发起猛攻。
在这场惨烈至极的战斗中,曹玉海所在连队一度被炮火逼退,甚至到了无法在战壕中还击的地步。
然而国民党的和地面部队的冲锋,似潮水般一波接一波地攻击过来。
恰在此时,曹玉海接到命令,增援部队正在紧急赶来四平,需要曹玉海部必须坚守阵地一小时,为增援部队抵达赢得时间。

正在这个时候,国民党的炮火停止,其地面部队蜂拥而至,到了跟前。
面对尽在咫尺的敌军,曹玉海大声疾呼道。
“革命军人只有战死的英雄,没有逃跑的懦夫!上刺刀,杀!”
战士们在曹玉海的鼓舞之下,纷纷装上刺刀冲出战壕,与敌军展开白刃战。
一时间四平城外杀声四起,极为惨烈。
在曹玉海和战友明晃晃的刺刀面前,国民党军队一时慌神,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激烈的战斗随后持续了一个小时。

最终,曹玉海与战友们歼敌300余人,完美完成任务,等来了我军大部队的增援。
战斗期间,曹玉海多次身体负伤。
但他每次都在阵地上简单包扎后随即冲出,重返战场,继续英勇战斗。
由于曹玉海的顽强作战与出色表现,他再次被军部授予“战斗英雄”“保卫四平十勇士”称号,并由军长梁兴初、政委刘西元亲自签发嘉奖令与立功喜报。
随后到了1947年,我军在解放战争中取得突破性胜利,战场态势从防御转为进攻。
曹玉海在这一年里跟随所在部队1纵队3师9团连续参加夏季、秋季、冬季三大进攻。
并且在“四打四平”“三下江南”和“四保临江”的战役中冲锋陷阵,消耗敌人有生力量,直至为辽沈战役的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后到了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
此时我军东北野战军向已被分割包围于沈阳、长春和锦州的国民党军队发起进攻。
曹玉海在这次战斗中先后参加了黑山阻击战、辽西会战和解放沈阳的战斗。
在东北战场上一次次的烈火交锋中,曹玉海也一次次地展现了他非凡的战斗能力和指挥才能。
我军在东北战场胜利后,曹玉海跟随部队南下奔赴平原,参加平津战役。
曹玉海再次在战争中担任主攻任务,以营长的身份指挥更大的战局,并完美完成任务。

时间很快到了1949年。
在解放战争的后期,国民党军队已经从东北逃窜到平原,又从平原龟缩至长江以南。
而曹玉海则跟随大部队南下,参加渡江战役,向着国民党最后的据点发起进攻。
经过激烈的战斗,国民党的有生力量被以最大的程度消耗。
而到了1946年6月,此刻曹玉海所在我军部队也与国民党王牌力量白崇禧兵团展开激战。
战斗中,曹玉海再次身负重伤。
由于伤势严重,他被安排在湖北武汉治疗。
伤愈后,曹玉海再次向组织提出要求重返战场。
但考虑到曹玉海多次身受重伤且身体虚弱,最终沟通后将其安排转业到武汉监狱任监狱长。

监狱旧址
这段时间的曹玉海难得地做了下调整。
在1950年9月,他还出席了新中国第一次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并且作为代表团成员出访苏联。
而且这段时间里,他也遇到了自己一生的所爱。
对曹玉海来说,爱情不仅平复他身体上的伤痛,更让他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然而,就在曹玉海和爱人谈婚论嫁之时,美帝国主义带着西方联军入侵朝鲜,把战火烧到了我国家门。

1950年,中国决定将曹玉海离开的老部队114师派往朝鲜。
曹玉海得到消息后,立刻找到部队,要求归队。
时任114师师长翟仲禹看着曹玉海,婉拒了他的请求。

曹玉海立刻发声道:
“我是一个革命军人,岂能坐视敌人侵略!我要到前方亲自消灭侵略者!”
经过曹玉海的再三坚持,他终于如愿以偿回到原部队第38军114师342团,成为一营营长。
临行前,他婉拒了未婚妻婚后再走的请求,毅然决然地奔赴前线。
未婚妻为了表达思念,特意为曹玉海准备了一对枕套,上面绣着“永不变心”四个字。
后来曹玉海曾向战友姚玉荣分享未婚妻的照片,看到照片后两人有了一次对话:
“你小子真有福气!可你是不是不太喜欢她?”
“不,死了我也恋着她!”
“那么喜欢为啥不结了婚再来?”
“万一死了,多对不住人家。”
1950年下半年,曹玉海带部队刚刚进入朝鲜,就遭遇敌军阻击。

曹玉海随即率领一个连成功消灭敌军一个机枪连,全歼敌军一个营,俘虏数百人,其中包括5名美国顾问。
战斗结束后,曹玉海部队共歼敌400余人,击毙美军100多人。
从这场战斗中,曹玉海敏锐地发现,美军虽然装备精良,可是在近距离白刃战中是个软肋。
1950年11月底,曹玉海收到负责带领一营拿下阳城的任务。
接到任务的曹玉海部随即与顽抗的敌军展开猛烈战斗,经过及时调整部署以及几轮反复冲杀,先后夺下敌军多处重兵防御阵地。
在阳城战斗中,曹玉海指挥一营全歼土耳其旅一个营,打死打伤600多名敌军,缴获汽车130多辆,榴弹炮17门,并获得大量武器弹药及战略物资。

1950年12月,曹玉海率领一营担任突击任务:突破“三八线”。
战斗前,曹玉海多次反穿棉衣,将白色内衬裸露在外与皑皑白雪的战场化为一体,爬向敌人前沿勘察地形。
随后在1950年元旦前夕,在零下20多度的严寒天气下,率领一营突破美军防线。
之后深入敌军腹地40多公里,渡过汉雄川江,突袭美军阵地。
当时的美军望见曹玉海所率领的志愿军,只感觉浑身发麻,好似曹玉海他们是从天上下凡一般,随即慌忙展开抵抗。
战斗结束后,曹玉海率部一举歼灭美军330余人,缴获各种火炮40余门,轻重机枪20余挺、汽车36辆。

随着战局的深化,汉江南岸的350.3高地成为战略要地之一。
因为掌握了这里,就可以掌握通过利川、龙仁和水源通往汉城的要道。
可以说掌握了350.3高地,就意味着志愿军进可以攻,退可以守。
不出意外的,曹玉海被任命率领一营守卫汉江南岸350.3高地。
1951年2月10日,曹玉海率部抵达高地,并做必要布置。
可仅仅两天之后,也就是2月12日。
美军中号称“160年从未打过败仗的王牌”美军空骑一师开始对350.3高地发起猛攻。

这一战极为惨烈,美军共出动24架飞机、52辆坦克、50门大炮对着350.3高地进行不间断狂轰滥炸。
高地顿时烈火燃起、烈焰焚烧、浓烟滚滚、土石狂飞,一个小山包就像要被炸平一样。
350.3高地再没有了人声,因为轰炸声取代了一切;也再没了生机,因为炮火吞噬了所有。
随后,志得意满的美军想着350.3高地一定已经被轰炸的寸草不生了,更别提人了,随即安排地面部队向着高地进发。
然而就在这时,曹玉海却率部从掩体中悄然出现,冷静指挥道:
“让敌人靠近点,再靠近点就打。”
就在美军距离阵地50米时,3连处传来一声大喊:“打!”
接着一阵手榴弹的投掷和猛烈的机关枪、步枪组成的枪林弹雨,将这次进攻的美军扫的纷纷倒下。

之后美军依旧是经过一轮狂轰滥炸,随后地面部队才跟上。
而一营每次都巧妙躲过空袭,在敌人地面部队接近阵地之时慢攻快打,一共连续6次击退敌人进攻。
然而,长时间的战斗已经对一营造成了很大的损耗。
另外,美军也更改了战术,对350.3高地实施包抄,从多方位进攻。
此时守在350.3高地的一营,可以说是岌岌可危。
而在美军第7次进攻时,团长孙洪道打来电话:
“能坚持到下午3点吗?”

曹玉海则肯定地回答道:
“团长,你放心,我们誓与阵地共存亡!”
随后,面对美军的包围,曹玉海亲自带头冲杀。
不久之后,团长孙洪道再次给曹玉海打过电话:
“曹玉海,你的任务完成得很好,我现在需要你撤退。”
“撤退,我要与阵地共存亡,不能撤退。”
听到这里,团长孙洪道流着泪大吼道:
“曹玉海!我现在命令你撤退!”
“团长,我这里有伤员,我不能丢下伤员自己撤退,我现在要和我的战友们和阵地在一起。团长,我现在向你告别。”

团长孙洪道听到曹玉海去意已决,满眼血红无奈问道:
“曹玉海,你有什么要交代的?请现在告诉我?”
“团长,我有两项请求!”
“不要说两项,你有多少项我都答应你。现在告诉我。”
“请组织关照我的未婚妻,将她的信息保密,不要让我的牺牲,影响她重新恋爱成家!另外将我的事情告诉我的嫂子王月花,告诉她,他弟没有给她丢人!”
“团长,永别了。”
说罢,孙洪道这边的电话已被挂断。

后来,曹玉海身先士卒对敌人发起进攻。
在激烈的战斗中,曹玉海不幸头部、胸部中弹,壮烈牺牲在前沿阵地,时年28岁。
1951年6月25日,志愿军总部追认曹玉海为“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
他所在的一营被授予“抗美援朝英雄营”,荣记集体一等功,并授予“攻守兼备”奖旗,三连也记“特等功”。
再到后来,1953年7月27日,抗美援朝以美西方联军阵营溃败结束。
曹玉海的第一个遗愿,部队履行的很好:
她“未婚妻”的信息得到了极大的保全,“未婚妻”也曾给部队回信:
“这对我该是多么不可弥补的损失啊!但是我因有了这样的爱人而自豪,我要永远不愧为他的爱人...”

而曹玉海的第二个愿望的实现,却距离他的牺牲跨越了将近半个世纪。
曹玉海牺牲后,部队遵照其遗愿,将烈士牺牲证明书寄往他的家乡“莒南县”。
而曹玉海离家之时,家乡原来的名字却叫“莒县”。
就这么一字之差,导致曹玉海的烈士证明一直没有成功寄达。
而曹玉海的嫂嫂王月花对于曹玉海的牺牲情况一无所知,只是数十年如一日的盼望着她心中的兄弟回家。
就这么等啊、等啊、盼啊、望啊。
王月花从1943年秋天她的“玉海兄弟”第二次离家,等到了1997年的晚春。

1997年4月,三十八军再次专程了解曹玉海的第二遗愿落实的情况。
却发现跑遍所有相关部门后,并未找到曹玉海的任何资料。
随即军部对曹玉海烈士的身后事展开关注。
经过3年时间一个村一个村的调查,终于在曹玉海牺牲半个世纪后,找到了曹玉海的家人。
2000年的一天,部队终于将曹玉海的遗物交到其嫂王月花的手中。
彼时的王月花已是80多岁的老人了。

看到曹玉海的遗物,她老泪纵横,双手颤抖着捧着曹玉海的照片道:
“真是玉海兄弟啊,可找到你了。”
当部队的同志得知王月花全家竟然一点都不知道曹玉海的事迹时,大家一时心酸不已,随后他告诉老人:
“曹玉海烈士是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是和黄继光、杨根思、邱少云并列的英雄人物。”

看到曹玉海的事迹,不禁想起《孟子》里的一句话。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也。
正如他对“未婚妻”所说的:
“我不是不需要幸福,我也不是天生爱打仗。可是为了和平,我就要去打仗了。”
参考资料:
英雄血洒松骨峰──特等功臣曹玉海英名埋没半个世纪------臧马
志愿军特等功臣、一级英雄曹玉海的传奇故事------王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