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什么时候落后的?原以为是鸦片战争,看了这张欧洲“风帆战列舰”图纸才知道,从17世纪末,清朝就已经掉队了。 其实在清朝海禁之前,中国古典帆船还是很先进的,比如郑和的宝船,就是当时全球最好的船。 但是中式古典帆船有个破绽,就是一直没使用软帆,直到百万雄狮过大江的时候,用的都是硬帆,硬帆不适合离开海岸线,因为太重了,升一次帆需要很多人,导致船的补给增加,只能贴着海岸线走,无法跨洋远航。 中式硬帆的优势在于可以转动,利用风的能力大大提升,除了迎风之外,背风和侧风都能利用上,产生使船前进的推力,结构简单,容易操纵。 缺点是硬帆是用竹篾织成的,兜风能力弱,航速慢。在海战中,船慢是要吃大亏的。 再加上中式帆船是水密舱,重心低,适合运输,但结构不结实,抗不住大口径大炮的后坐力,不能朝军舰方向发展。 西洋帆船是用布做的软帆,缺点是操控难度大,水手需要不断调整航向,用来接纳背面来的风,船才能走,遇到侧风就走不了,只有顺风时速度很快。 优点是船体有龙骨,船身稳定度高,可以承受多层大口径大炮,火力强大,抗打击能力强,扛得住几波炮弹,适合跨洋远航,还能做战舰。 除了设计不同理念外,在造船的原材料供应上,也是差异巨大。 由于欧洲处于中高纬度,有西风带和大西洋暖流的滋润,因此森林众多,尤其是东欧和北欧的原始森林特别多,适合造大船的大木也特别多,能够支撑起木制造船业的发展! 所以才有了荷兰海上马车夫,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和英国的皇家舰队。 中东和东亚,虽然都有深厚的航海理论,却没有大规模的森林,也就无法支撑大规模的木制造船业! 直到工业革命之后,钢材成了造船主力 ,中国的造船业再也不受木材的制约,迅速反超欧洲,登上世界之巅!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