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学者为中国经济投下“信任票”】9月6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第200万辆整车从生产线上驶出。相比第一个100万辆用了两年多时间,第二个100万辆仅用不到13个月。这座标志性外资汽车工厂以扎扎实实的“中国加速度”,为中国经济稳定运行增添新注脚。面对一些外媒口中甚嚣尘上的“中国经济衰退论”,中国经济非但没有“衰退”“崩溃”,反而在全球经济波动下行的大背景下展现出持续增长的韧性和潜力,为跨国企业成长、世界经贸合作、全球经济复苏注入稳定性和新动能。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复苏,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进入三季度,虽然部分经济指标增速有所波动,但从8月份最新数据看,主要经济指标呈现积极变化,消费、物价、工业、服务业等表现均好于前月,服务机器人、民用飞机、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分别增长73.7%、33.3%、13.8%……事实上,只要把视线从少数抱持意识形态偏见的美西方政客及媒体转移开就不难发现,更广泛的国际社会正从客观事实和经济规律出发,为中国经济投下“信任票”。 长期跟踪中国经济的理性观察家普遍认为,中国经济体量大,在历次全球经济动荡中都表现出极强稳定性,这也源于其强大的宏观调控能力。面对世界经济增长疲软、通胀高企、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全球逆风,在国际市场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的因素增多背景下,中国经济顶住压力持续恢复,稳住了规模、提升了质量,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尼日利亚《卫报》近日刊发评论文章认为,中国政府积极应对挑战,中国经济发展显现强劲韧性,为全球经济复苏作出贡献。英国学者罗思义说,中国经济增速在各个方面都远远超过其他主要经济体。新加坡学者马凯硕则认为,一些西方国家下半年将面临经济增速放缓,而中国经济增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这种趋势的影响。(via.新华社国际,记者乔继红)#经济##民生##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