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13时左右,深圳北站3号站台发生一起旅客扰乱高铁运行秩序事件。由东莞南开往厦门的D2404次列车完成上下客流程后,一名女性乘客在车门即将关闭时突然用身体强行阻挡车门,意图帮助同行人员登车。现场目击者称,该乘客不顾工作人员多次劝阻,持续将腿伸入车门缝隙,导致车门反复弹开。经工作人员紧急处置,其同行者最终进入车厢,列车准点驶离站台。
铁路部门调查显示,涉事乘客行为虽未引发列车延误,但已明显违反《铁路安全管理条例》中关于禁止非法拦截列车的规定。目前公安机关已锁定涉事人员身份,将依据调查结果依法处置。技术人员指出,高铁车门感应系统虽具备防夹功能,但强行阻挡可能导致设备故障,若触发紧急制动更会危及行车安全。
"每趟高铁的发车时间精确到秒,一旦延误将打乱全路网调度计划。"铁路调度部门负责人解释,此次事件中站台工作人员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通过即时上报、调整信号等方式确保后续列车不受影响。统计显示,2023年全国铁路系统因乘客冲门引发的调度调整同比下降76%,但个别人员的安全意识仍需加强。
针对此次事件,铁路部门提醒旅客提前规划行程,遇到误车情况应通过正规渠道改签车票。按照现行规定,列车发车前3分钟停止检票,车厢在发车前30秒完成闭锁自检。对于强行阻门等危害运输安全的行为,铁路警方可依法处以2000元以下罚款或15日以下拘留,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追究刑事责任。
近年来,铁路部门通过增设站台警示标识、加强广播提示频次、开展安全普法活动等措施,已将类似危险行为发生概率控制在前年的15%以内。2021年新修订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明确,因个人原因导致列车延误的旅客需承担相应民事赔偿责任。此次事件调查结果公布后,铁路部门计划在重点车站增派站台安全员,并试点应用智能识别系统,通过AI技术实时监测异常行为。
深圳北站作为华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日均发送旅客超20万人次。站方表示将继续强化安全管控,同时呼吁旅客共同维护公共交通秩序。法律专家强调,铁路运输安全关乎社会公共利益,任何个体都无权以自身便利为由破坏既定的运行规则。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