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州大水牵动人心,期待更多善后让百姓安心!
涿州大水,让人心痛。
可更让人心痛的时候,目前还不是结束。
按照专家的说法,还要有3亿到4亿立方的洪水,要从涿州过境。
而涿州的积水区,报道说,深达6米。
还有报道说,蓄滞洪区洪水退去要一个月。
我说三点:
第一,令人心痛。当涿州的老百姓,面对家园被淹,人员被困,财产损失,每一个人都为他们感动心痛,期待他们能够渡过难关。
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面临着极大损失。像有一个图书公司,360万册图书,几乎全军覆没,损失高达2.2亿码洋。
而类似损失,在涿州不会少了。因为对于涿州来讲,简直是水漫涿州。
当下,解救被困人员,避免生命损失,这是最重要的。
不只是需要靠涿州的自救,还要靠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因为非涿州一地能够应对的。
第二,京津冀大水,尤其是涿州大水,其实有着新特点。
如果你看历史,水患灾难,基本上是在社会动荡时期;因为忙于战事,疏于水利;导致河道失修,以至于水患频出。
但现在呢,水利其实是重视的,有重视的意识,也有重视的条件。河道治理,河堤加固,其实是更好。
也因为治理的成效,会让那些蓄滞洪区,长年没有水患;久而久之,就会耕种,就会形成村落,就会聚集。毕竟,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哪怕一年没有水灾,都会耕种;更不要说长年没有了。
但再好的治理,都无法避免,一旦洪水过大,像眼下这种京津冀大水,加上河道流经之地高低不同,那决口就是必然。由此导致蓄滞洪区淹没,也是难以回避。
所以,它有着不同的特征;而且因为长期没有应对经验,也会导致应对不足。
毕竟,没有这么大水患的时间太久了。
第三,也看到专家对所谓保大城市的回应了。网友也在泄洪还是行洪,以及过境等用词上的争论。
我觉得大可不必。
保大城市,确保相对少的灾难成本,这是不得不做的一个选择。尤其是,蓄滞洪区,可能本身就有相应的功能考虑。这是现实,无须回避。
与其在这些上纠结,不如直面;而且抓住重点,也即那些损失家园的群众,包括蓄滞洪区的群众,该怎么有效补偿。
事实上,当老百姓有着心理预期的时候,也会在悲痛之中多一些坦然。
而民众在聚焦这些用词上的时候,也不会太多争议。
所以,抓住问题的根本才是关键。
那根本何在?一句话:让失去家园的老百姓,没有后顾之忧。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