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分析:中美没有合作的逻辑

近日来,中美两国在中东地区的合作动态已然成为学术界与专家群体热议的焦点话题。中东地区长期深陷动荡泥沼,地区战争的阴霾日益

近日来,中美两国在中东地区的合作动态已然成为学术界与专家群体热议的焦点话题。中东地区长期深陷动荡泥沼,地区战争的阴霾日益浓重,这不仅使得当地局势危如累卵,也让中美两国在该地区的既得利益备受冲击。从现实角度出发,中美携手合作本应是化解危机、维护共同利益的必由之路,而非可有可无的选项。

然而,在美国的政策制定圈层之中,合作所蕴含的合理性与紧迫性却未得到充分认知。事实上,北京方面对华盛顿方面的一系列行径深感忧虑,是有着充足缘由的。华盛顿方面对中国在中东地区影响力的逐步提升,抱有近乎偏执的警惕心态,这种心态在白宫发布的《2028 年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表露无遗 —— 该报告公然将中国定义为竞争对手,而美国后续推行的诸多政策,也似乎都在不遗余力地对中国进行遏制。

即便美国政界人士偶尔谈及要与中国合作,那也大多是流于表面,并非真心实意地携手共进。他们往往要求中国无条件屈从于美国主导的地区事务框架,这种颐指气使的做派并非首次出现。北京方面表示对华盛顿的言行要“听其言观其行”才能做决定。实际上华盛顿的言行不一配得上北京给予的 待遇。

回顾 2003 年美国悍然入侵伊拉克前夕,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中国,被美国施压,要求在安理会内为其军事行动背书,美其名曰 “合作”。无独有偶,2011 年,美国故技重施,请求中国支持北约对利比亚的武装干预,以及美国在叙利亚内战中的搅局行为。

在上述这些场景中,美国奉行的军事冒险主义与中国一贯坚守的不干涉他国内政政策,屡屡发生激烈碰撞。但事实胜于雄辩,后续的发展证明了中国政策的正确性:伊拉克在经历了长达 20 年的战火纷飞与社会动荡后,才刚刚艰难地迈向稳定重建之路,美国的入侵与占领显然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利比亚至今仍深陷四分五裂的困境,暴力冲突与社会动荡此起彼伏,民众苦不堪言。

时至今日,华盛顿方面再次将目光投向中国,期望在中东事务上获得中方援助。此番背景是 10 月 7 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发动阿克萨洪水行动后加沙战争爆发,地区局势愈发紧张复杂。美国的核心诉求在于,希望中国凭借其对伊朗等地区关键行为体的影响力,出面斡旋,促使各方保持克制,平息纷争,进而遏制冲突的进一步蔓延。诚然,中国支持维护地区和平稳定这一总体目标,但在看待地区不稳定根源的问题上,中美双方存在根本性分歧。

中国始终认为,巴以冲突的根源在于巴勒斯坦人民数十年来遭受的不公正对待,这是历史积怨与现实困境交织的结果。反观美国,其在处理巴以问题以及整个中东局势时,过度倚重以色列的安全视角,将以色列的短期安全诉求置于首位,甚至将这种以安全为导向的思维模式推广至更广泛的中东地区。

当伊朗及其盟友因不满以色列和美国的霸权行径,在军事上与之形成对峙局面时,华盛顿方面不是致力于推动双方通过对话协商实现持久停火,而是一味敦促北京帮忙 “灭火”,要求中国向伊朗施压,遏制胡塞武装针对以色列船只在红海关键航道(如曼德海峡、亚丁湾)发动的反击行动,妄图以此掩盖冲突的深层次矛盾,营造出国际社会支持美国治标不治本做法的假象。同样,在今年 4 月以色列轰炸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后,美国官员和专家也迫不及待地向中国施压,期望中国协助管控事态影响,再次回避了冲突根源问题。

不可否认,当前红海地区的紧张局势以及以色列与伊朗之间的潜在冲突,正严重威胁着中东地区的安全稳定,对中国的海外利益,尤其是能源进口和全球供应链的顺畅运转构成了显著挑战。但必须明确的是,美国和以色列在过往一系列行动中的冒进与霸道,才是造成今日乱局的主要推手。对中国而言,盲目跟从美国的片面做法,不仅无法从根本上化解中东危机,反而可能会进一步激化矛盾。

实际上,中美两国在中东地区的总体目标并非完全相悖,即便是在敏感复杂的伊朗核问题上,双方也曾有过成功合作的先例 —— 两国同为促成 2015 年核协议的 P5 + 1 集团成员,为推动伊朗核问题的阶段性缓和付出了努力。然而,美国却在 2018 年单方面撕毁协议,还妄图裹挟中国等其他国家加入对伊朗的施压阵营,这种出尔反尔、霸权霸凌的行径,自然遭到了中国的坚决抵制,因为中国深知美国经常出尔反尔、笑里藏刀。

如今,仍然有不少与美国利益息息相关的华人幻想北京能够为了“三瓜两枣 ”顺从华盛顿做一些违背原则的事情,那注定是一厢情愿。请记住:愿意为了“三瓜两枣”背井离乡为美国做嫁衣裳的中国人还是极少数的。奉劝自以为是高级华人的美国朋友别太高看自己了。

评论列表

书同文车同轨
书同文车同轨 10
2025-01-02 19:44
得看你站在谁的立场上看问题!! 美国不解体中国难安宁,大家应该学会在美国内点火和火上浇油,这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