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25日,一辆日本人的军列开进廊坊火车站。 此时驻守车站的是中国守军是第三十八师一一三旅,他们刚刚接到上级的命令:不准首先开枪,如果鬼子军列只是通过而不下车进入市区,便不加干涉。 廊坊北临北平,东交天津,南接沧州,西连保定,地处京津两大城市之间,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日本人打算下一步进攻北平,必先侵占廊坊,因此这次行动的目的性非常明确,一下火车,便开始在站台上修筑工事。 看到这种情况,中国守军马上派出使者前来交涉,要求日军停止构筑工事,马上离开廊坊,否则发生冲突由日方负责。小鬼子对此警告自然是置若罔闻,反倒变本加厉要求中国守军退回营房,不得阻碍他们的行动。 随后,日本人便派出百余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分成了三四个组列强行走出车站,占据有利位置后首先开火。中国守军忍无可忍,奋起反击,“廊坊保卫战”打响。 交战中,一名叫大塚定四郎的日本骑兵中尉蹦跶的最欢,他狂妄站地挥舞着军刀,嘴里大喊着“加个积极”,话音没落就被中国士兵一枪爆头撂倒在地。 廊坊沦陷后,日本人在这名中尉被打死的地方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骑兵中尉大塚定四郎战死之地”。 1938年3月,日本人为了宣传需要,强迫几名年轻的中国女子来此献花,并安排了数个摄影记者从不同角度拍下了当时的情景。从画面中人物的表现可以明显看出摆拍的痕迹。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