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名著中,我非常喜欢法国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我看的版本是许渊冲翻译的,叫《约翰・克里斯托夫》。这本书发表于1912年,那一年,正是民国元年。1915年这本书拿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本书好在把一个人从生到死都写尽了,从男主角即将出生,一直写到男主角临死前灵魂出窍、渡过河水、气绝身亡。我很少看到这种写尽一个人一生的书籍。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我们只能看到里面的人物出道后的描写,我们看不到他们出道前的描写;就连我们自己本身,我们上学前班之前的记忆也是丧失的,罗曼·罗兰却把一个人从生到死写了一遍,写了100万字,你也许需要100年才能过完的人生,他一部小说就展现给你看了。小说照进现实,照进万千读者的人生,仿佛我们能从中看到自己一生的影子。你的每一个年龄段的回忆,都能从书中触发;你每一个年龄段的遗憾,书中也给你补足。你没有看这部书,你会觉得自己的人生很多遗憾、很多缺失;你看了这部书,你会发觉自己的人生再好,也达不到书中描写的这么丰满。真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时光不会倒流,过去无法回头,但是当你翻开这部书,你会发现自己每一段时光都定格在了书上,你翻开书,可以顺着看,可以倒着看,可以跳着看,仿佛每一页文字,就是你自己的每一段人生。你的人生大概率活不到100年,这部书却把一个人的一生永远留存于世上,只要地球不灭亡,亿万年后它也许还在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