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1月16日,中国核潜艇事业迎来了历史性时刻。402号核潜艇从青岛军港出发,开启了中国核潜艇的首次长航测试。

这次测试不仅是对402号核潜艇性能的全面检验,更是中国核潜艇能否形成战斗力的关键一步。
艰难的准备与出发
402号核潜艇的长航测试备受重视。为了确保任务成功,海军和相关部门进行了精心准备。
117名精英艇员和17名技术人员组成强大的测试团队,他们经过12天的基础训练和15天的实战模拟训练,确保在长航中能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此外技术人员对潜艇进行了全面检查,尤其是对核动力系统、武器系统和导航系统等关键设备进行了重点排查。

然而,出发并不顺利。原定于11月14日的长航测试因反应堆排风机故障推迟至11月16日。经过紧急抢修,402号核潜艇终于在清晨7点缓缓离开码头,正式踏上征程。
海上的重重挑战
长航测试的过程充满了艰难险阻。在航行初期,402号核潜艇的核反应堆出现了连续停摆的严重故障。核反应堆是潜艇的“心脏”,一旦停摆,潜艇将失去动力,甚至可能危及全体艇员的生命。

幸运的是,艇员们凭借过硬的技术和冷静的头脑,每次都成功手动调控了反应堆功率,化解了危机。
除了技术故障,402号核潜艇还面临外军的挑衅。进入公海后,外军反潜系统迅速锁定了402号核潜艇,侦察机和电子侦察船多次出现在潜艇附近。

甚至使用声呐对潜艇进行敲击,发出刺耳的噪音,试图干扰潜艇的正常航行。面对外军的挑衅,402号核潜艇的艇员们保持镇定,专注于任务,展现了极高的职业素养。
成功凯旋与意义
经过31天的艰苦航行,402号核潜艇于1981年12月17日成功返回港口,圆满完成长航测试任务。

这次测试的成功不仅标志着中国核潜艇具备了初步的战斗力,更为后续核潜艇的研发和改进积累了宝贵经验。全体艇员因表现出色,荣获集体三等功。
这次长航测试的成功,是中国核潜艇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它不仅证明了中国在核潜艇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海军的实力与决心。

从最初的091型到后来的093型攻击核潜艇,再到094型弹道导弹核潜艇,中国核潜艇家族不断壮大,性能和可靠性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