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曾国藩起兵创业期间,朝中有许多阴险小人在他背后捅刀子,使绊子。 当时的军机大臣彭

曾国藩起兵创业期间,朝中有许多阴险小人在他背后捅刀子,使绊子。 当时的军机大臣彭蕴章,就是一个代表人物。 咸丰四年,曾国藩收复武昌,战功赫赫,按官场惯例应该升任湖北巡抚,咸丰起初也有此意,但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位汉族军机大臣,向咸丰进了一句谗言:“曾国藩不过一在籍侍郎,犹匹夫耳。匹夫居闾里,一呼百应,恐非朝廷之福。” 就是这句谗言,改变了曾国藩的一生。 一般的观点认为,这句谗言是祁寯藻讲的,但以朱东安为代表一些史学研究者却认为,曾国藩收复武昌时,祁寯藻正在养病,可能不在朝中,真正说出这句谗言的极可能是另一位朝中小人彭蕴章。 曾国藩曾经评价过此人,说他是“谐媚软熟之人”。 坊间有笔记记载—— 彭蕴章在枢府时,唯阿取容,从无建白,外间戏以“彭葫芦”称之。 时间久了,咸丰也知道了彭蕴章的这个绰号。 一日,曾国藩奏报武昌大捷,咸丰临朝嗟赏。 平日秉承“少说话,多磕头”的彭蕴章突然开口讲曾国藩的坏话:“国藩以一书生出总师干,权力渐盛,不可不防。” 咸丰听了,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今日葫芦亦开口了。” 这话的潜台词是,曾国藩之危害,似已成朝中老家伙们的共识。 后来,曾国藩因为战略正确,湘军能战,势力越来越大,彭蕴章见状又给咸丰上了一道《密陈事务六条》,“大旨谓楚军遍天下,曾国藩权太重,恐有尾大不掉之患,于所以撤楚军,削曾公权者,三致意焉。” 战功赫赫,却遭遇非议与不公。 在老黑看来,这一段曾国藩的历史极具现实的营养。 咱们常说,愈努力愈幸运,放在残酷的现实中可能根本经不起检验。现实可能是做的越多,经历越坎坷,结局越悲催。 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放弃,或者变得愤世嫉俗,偏激冲动。 其实,现实社会,根本没有幸运儿,只有坚持者。 就说曾国藩,本来咸丰四年,他就应该拿到督抚实权,就是因为有小人不断进谗言,直到咸丰十年,曾国藩所创立的大势已不容置疑,他才坐上两江总督的大位。 没有这些谗言,没有这苦难的六年,曾国藩可能会顺利的多,但与此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如果没有小人使坏,没有这巍峨如山的六年,他可能也无法达到后来的高度。 曾国藩的这段历史,使人相信,只要心态好,观念正,精神足,有信仰,不公与磨难可能真是上苍最好的安排······ ——老黑新专栏《深读曾国藩》,极具看点的新章节已经上线,独家视角,全新写法,阅之必有收获,欢迎感兴趣的朋友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