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科技创新,以往大家更加关注创投机构,但招商银行西安分行或许将改变这一看法。
在全省3万多家科技型企业当中,招行西安分行已经实现26%的覆盖率,这还是西安、榆林、宝鸡、咸阳四个城市的综合覆盖率。西安作为陕西省的科技桥头堡,招行西安分行的覆盖率更是达到40.3%。特别是对于专精特新“小巨人”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覆盖率更是高达90.21%。2024年全年,该行已新增合作本土科技型企业超1700家。
这一成绩已然遥遥领先同业,在招行体系内亦排入全国前6,但西安金融棒棒糖关注更深层的问题:是什么让“零售之王”招行在服务专精特新、推进“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中脱颖而出?
从“小白”开始:一个科技金融服务案例对公营销最大的暗语是:不同阶段不同选择。还是小企业时优先找城商行,中型时喜欢股份行,到了大体量就找四大行。即使在同一银行内部,也会适时将完成培育的“小企业”转介到“公司部”、“战略部”。
但招行有一个“从早从小,陪伴成长”的耐心基因,以跨部门、接力式的服务助力客户成长,用持续性的价值创造对抗周期性的客户流失,就是其典型的客户“陪伴式服务”内涵。
2024年陕西第一家上市公司——诺瓦星云,就是这样被“做大了”。

作为陕西新型显示器产业链链主企业,诺瓦星云成立当年就与招行西安分行建立业务合作,双方的合作长跑持续至今已达16年。漫长的携手合作,使双方在“科技金融”的加持下双向奔赴,最终铸就了坚实的互信。我们观察招行能成为主办银行主要得益于:
给予创业者金融服务信心:尽管招行西安分行最初提供的附带抵押条件的小额授信服务相对传统,但对从大学围墙跨入商海的创业者而言,有“最佳服务银行”来登门,加上严格规范的授信要求,无论对自身还是团队,应当都是一种不小的鼓励和安心。
给予企业发展周期性耐心:我们曾研究过诺瓦星云的招股说明书,感慨是无数坎坷路,但从来没有干扰过招行西安分行的服务意志,实际上,整个合作期间,该行的资金支持毫无松动。
给予关键技术合理加分:诺瓦星云依自研算法打破国外垄断,在细分领域获得全球领先身位,例如自2008年起已连续服务奥运会14年。催动招行西安分行将其视为“陪伴成长伙伴”的最大逻辑,恰是其以评价企业的专利、技术、人才等软实力为内核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诺瓦星云并不是个例。
2024年,招行进一步加快了服务的步伐:全年新增合作科技型企业数仅次于北上深和武汉南京,合作科技型企业数达到全行第六;科技贷款新增量更是达到全行第四,仅次于上海、武汉、南京;净增率全行第一。
在利差空间不断压缩的市场环境下,这种押注科创无疑指向了“最愿意放杠杆”且边际回报与正外部性双高的群体,本质上受益于招行“价值银行”战略。截至2024年12月末,招行西安分行科技企业贷款规模达近160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117.44亿,增长达到惊人的3倍。
回到文首的诺瓦星云,我们也注意到,其2023年报披露与招行西安分行保持了7000余万元的信贷合作,且其IPO募资户最大份额合作行亦花落招行。
这种合作的价值,相信业内早有共识。
投商私科:“高维打低维”的干法惨烈的二战中,英军坦克被德国部队击毁,不服气的英国人要求看看击毁自己坦克的武器,不料看到的是88毫米高炮,他大叫:
“这不公平,你们居然用打飞机的高射炮打坦克!”

没错!招行西安分行也是这么干的,把自己最为熟悉的“综合式”服务发挥到极致,并总结出“投商私科”四字秘诀。
投:视企业成长阶段与发展诉求,发挥招商局集团全牌照优势与飞轮协同效应,为优质企业提供股权直投与融资撮合,服务周期跨越了种子、初创乃至上市、再融资阶段,可视为企业与资本市场之间的中介人,我们相信这部分能力得益于招总行长期耕耘资本市场朋友圈的深厚沉淀。
商:则指向了传统银行业务领域,即融资、结算、跨境等服务。但招行在此领域创新点频出,如:依托科创企业量化评价与大数据风控模型,创新打造科技企业专属融资产品“科创贷”;为科技企业提供财资管理云服务,带给科技企业“看、管、调、联”一站式数字化财资管理新体验,全面提升财务与金融资源的调配效率等。
私:为公司客户提供代发服务、VIP个人闪电贷、代发专属理财、商务卡,为企业高管提供上市前的股权融资、上市后的财务管理以及招行云端私享高端服务,这是打通了对于企业和个人的双重服务。
科:通过招行薪福通、财资云、E餐通、智慧党建等金融科技系统,将其赋能于企业客户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协助科技企业提高运管效率。在招行看来,金融扶持科技企业发展的场景不只局限于结算、融资等传统领域。在数字经济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是必须跨越的门槛,但小微企业在资源投入上难免捉襟见肘。当其他银行在科技贷款的红海竞争时,招行已向前延伸,聚焦人事、财务、协同办公等重点场景,为企业提供全免费、一站式的数字化服务平台。
兵马未动,机制先行。招商银行高度重视体系化机制建设,在组织架构与机制保障上筑牢了科技金融的发展底盘。一方面,该行设立科技金融部作为中台牵头部门,在支行层面创设1家科技金融专门支行、2家科技金融特色支行及1家科技金融经营团队;另一方面,该行从额度、定价、费用、风险等维度持续完善科技企业的专门政策,以政策带动资源聚集,实现分行科技企业经营贡献的不断提升。
科创企业成长不确定性较大,商业银行传统的信用评价体系难以有效评估其成长前景与信用风险回报。因此,实现对科创企业的精准量化评价,是优化匹配信贷资源的前提。招商银行打通工信部、科技部、知识产权总局等部委数据,在海量数据信息挖掘的基础上,结合科技企业行业分类及行业特征,通过专家经验结合大数据建模的方式,构建了面向不同行业领域、不同成长阶段的科创企业“资质分”评价模型,通过这些维度为科创企业打出“科创资质分”,从而找到科创企业最为核心的长期成长价值,进而对科技企业形成全面量化的评价结果。特别是该模型全面纳入企业的知识产权要素,从评估知识产权价值入手对企业的科创实力与成长潜力形成辅助判断,从而破解了科创企业融资的难点堵点。
仅靠这些就够了吗?够了,但也不够。让这家银行在科技金融业务当中脱颖而出的还有一个关键动力。
答案很简单:招商银行本身还是“零售之王”!当其在做好公司服务的同时,又充分释放企业内部优质零售客群的价值,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仅从西安情况来看,西安1290多万人口,该行个人客户数已超740万,尤其在2023年“五一”当天,实现AUM月、日均突破3000亿元!详见《AUM突破3000亿!西安谁在“无限逼近”NO.1?》。
交个朋友:“科技金融新生态”已渐清晰“科技企业的成长需要资金、人才、技术等多种要素资源,单一服务主体难以满足其复合、多元的需求。”招商银行指出,科技金融生态的内涵,在于各类主体通过跨领域、多层次的合作,打破服务能力的边界约束,形成“科技-金融”相互促进、创新发展的耦合效应,进而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壮大培育。
让我们看看招行西安分行如何立足本地,搭建科技金融的区域“朋友圈”:
打造政务生态联盟。招行创设的“创新积分贷”产品,依托政府的“企业创新积分制”,通过企业成立年限、纳税收入、科研投入、营收等关键数据,筛选出处于创建期A档及成长期A档的551户科技企业。截止12月末,已为名单内86户企业精准提供授信支持,贷款余额突破3.35亿元。
打造资本生态联盟。股权投资对于优化资本要素的创新性配置、助力形成新质生产力发挥着关键作用。招商银行基于自研的大数据平台,搭建科创企业股权融资生态,帮助生态各方“找资金、找机构、找项目”,助力科创企业与投资机构精准对接,提升资本要素的配置效率。2024年,西安分行成立股权投资基金经营团队,通过举办多场企业投融资路演活动,协助40余家企业对接省内外200余位投资人,意向融资金额超过5亿元。“我们邀请优质科创企业与全国的投资机构汇聚一堂,以线下路演和企业走访等方式,帮助多家企业与投资机构成功牵手。”招商银行西安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到。
打造产业生态联盟。园区是促进产业转型发展、助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载体。面对园区与入园企业对于金融服务“质”与“效”的更高要求,招行西安分行坚持以精细化管理提升园区服务水平,高效满足园区与入园企业在各个发展阶段的需求,让特色金融服务的触角既贯穿企业的全生命周期,又延伸至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更多环节。而在链主领域,作为“一链一行”主办行之一,该行启动了重点产业链资产服务专案。截至发稿,已与82户链主企业开立对公结算账户,共计为54户企业提供163.11亿元授信支持,贷款余额达41.25亿元。

行文至此,一个银行系“科技金融新生态”已经逐渐显现。这是一个“基金+园区+产业”一体化的服务组织模式,通过协同经营实现服务模式的创新与核心服务能力的提升,联动政府机构、资本市场枢纽、产业园区和链主企业等,共同打造“紧密协同、优势互补”的政务、资本、产业生态联盟。
在我们看来,“交朋友”直指“建生态”,幸运的是,招总行为科技金融的“耐心”,提供了最大“底气”。

早在2010年,招商银行启动实施“千鹰展翼”计划,旨在持续发掘具有较高技术水平与广阔市场前景的科技企业,帮助这些企业逐渐培育和积累在技术、人才、品牌和商业模式等方面的优势,助力企业更快实现展翼腾飞的美好愿景。最新情况是,招商银行已在举办的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上重磅推动“千鹰展翼”2.0计划,并与全国精选的8家科技创新型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实现各类金融培育资源的“All in”。据悉,招总行即将签约的这8家代表性企业中有2家即来自西安分行。这又是招行“全国服务一家”机制在科技企业的再次体现。
作为预期,我们观察到省内已经出现了诸多“科创生态”的模式,比如省政府投资引导基金联合各方发起的“陕西科技创新投资联盟”,就旨在“助力创新要素融合”,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再比如以西高投联合金融机构、媒体等发起的“化龙会价值共创联盟”,则更注重对于科创企业的价值提升。
显然,“金融陕军”各挥其力融川入海,立足当地特色化,已是陕西科技金融的典型特征。而招商银行西安分行所采取的“陪伴式服务”“综合式服务”已经走出特色,并让他们从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