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薛刚反唐》这部作品里,唐中宗李显为武则天之子,而唐睿宗李旦乃是唐高宗与王皇后的嫡子。王皇后在与武则天的宫斗中落败,被打入冷宫,李旦便出生于冷宫之中,后被太监杜回抱出皇宫,这与《狸猫换太子》的情节颇有几分相似之处。

/杜回把皇子李旦抱到江夏王李开芳那里。李开芳对外宣称李旦是自己的孙子,并且和徐茂公的孙子徐敬业、马三宝的孙子马周约定,一同辅佐李旦登基。
李旦十四岁那年,薛刚大闹长安花灯会,踢死了李旦的弟弟,李旦的父亲唐高宗李治受惊吓从五凤楼上坠亡。唐中宗李显不愿诛杀薛刚全家,于是被母亲武则天废为庐陵王。
李开芳告知李旦其皇子身份,让马周带着李旦前往扬州投奔英王徐敬业,意图重新振兴唐朝。
徐敬业以皇太子李旦的名义起兵讨伐武则天,武则天命李承业、武三思前去围剿。徐敬业兵败被杀,李旦逃出扬州。
李旦流落到通州,沿街乞讨,被当地富户胡发收留。胡发的嫂子将女儿胡凤娇许配给李旦为妻。
马周占据翠云山后找到了李旦,他们起兵攻打汉阳,守将殷国泰献城投降。
李旦在汉阳自称为唐王。李承业又率领十万大军前来征剿汉阳。李旦大败李承业,接连攻克三十多座城池。武则天听取张柬之的意见,派遣狄仁杰前往汉阳议和,封李旦为汉阳王,以汉江为界,双方互不侵犯。李旦于是退回汉阳,与武则天和平共处。

薛刚逃到庐陵,投靠废帝李显。庐陵王李显赦免了薛刚,封他为武义忠孝王、天下兵马大元帅,召集天下英雄灭武兴周。
薛刚前往锁阳和西唐借兵,在九焰山起兵讨伐武则天。
庐陵、九焰山和李旦的汉阳都位于湖北,然而他们之间并无任何交往互助。薛刚奋力抵抗武则天兵马一轮又一轮的疯狂围剿,李旦在汉阳与武则天互不侵犯。
薛刚攻入长安,李显复位,李旦在涵养(此处可能为“期间”)没有任何表示。唐中宗李显中了敌国美女的胭脂计,被绑到大唐边境,薛刚率领大军前来解救,李旦则带着元帅薛强、军师徐孝德等率军前来争抢正统。
薛刚阵营有薛葵、薛姣、罗英、秦文、徐美祖、白文豹、熊天庆、马登、南建、北齐、吴奇、马赞等,李旦阵营有徐孝德、马周、秦方、罗昌等人。在这两大阵营中,薛刚和薛强,秦文和秦方,罗昌和罗英,徐美祖和徐孝德等皆为兄弟关系。薛葵、薛姣和薛凭是堂兄弟。
两大阵营气氛紧张,剑拔弩张,随时都可能爆发冲突,只差一个导火索。

薛刚阵营觉得,打败武则天收复长安是己方的战功,李旦和薛强是来坐享其成的。
李旦阵营认为,己方的皇帝是王皇后所生,乃大唐法定储君。按照嫡子继位的原则,李显是武则天之子,有出身方面的原罪,理应由李旦做皇帝。
就连樊梨花也是这般看法,她坚决支持李旦做皇帝。樊梨花向上天祈求旨意,最后判定李旦做皇帝,从而引发薛刚和薛强之间的最大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