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富不过三代”的说法? 如果你看过教员写的《实践论》和《矛盾论》,你就知道,有一个常识是错的,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钱能够生钱,其实这种表达方式是不准确的,因为钱一旦能够直接生钱,那么富人就不会破产了,直接躺平就好了。 钱之所以能够生钱,是因为有人在操作,他找到了生钱的门路,所以才能够用钱生钱,财富滚雪球,而这个本领,并不是谁都能够掌握了,相反,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掌握,而且,这个本领是很难遗传的,必须通过自己实践,才能积累的,所以,富二代想要拥有富一代赚钱的本事,一样也需要实践,经历困难、坎坷、历经千辛万苦,才能百炼成钢。假如这个富二代没有事业心,每天只知道吃喝玩乐,飞机游艇豪车豪宅,胡乱消费,那么他家族再有钱,也会被他败光的。 《实践论》里面说到,一个人要经历真正的认知发展,才能掌握到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高效解决问题,而一个人的认知,需要经历三个阶段,你跨过去了,才能有所成就。 相反,如果你再有钱,再有背景,你没有在实践中打磨自己,没有跨越这三个阶段,那是无法触及到核心的。 认知的第一个阶段,叫做感性阶段,这个阶段你积累了很多碎片化的信息和经验,比如说你刚进入一家公司,对这个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不是很了解,对公司的发展本质不够理解,只能从公司的表层现象来判断这家公司。 认知的第二阶段,就是理性阶段,这个时候,你会对信息进行思维加工,透过表面,看到事物的内部,然后看到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最后你的认知会慢慢接近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一个人开始突然变聪明,会说话,会办事,就是从感性认知,升级到了理性认知。 认知的第三个境界就是把理论用于实践,因为很多时候,你的理性认知未必是对的,实践才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缺乏实践的理论,其实是一种假象,而不是真实存在的理论,这就好比一个人看了很多书,读懂了很多道理,但是缺乏实践,依然会过不好这一生。 而实践的动力,很大程度来源于你对成功的渴望,富一代打下的江山,到了富二代,可能就缩水了,到了富三代,可能就消失殆尽了,日本百年企业,存在一种继承制度,叫做女婿养子,而不是子承父业,因为子承父业,很难跳出“富不过三代”的陷阱,而女婿养子,可以通过寻找优秀的接盘人,跳出这个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