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去年不上班之后,白天的大多数时候,我都是一个人在家里。
我喜欢孤独,也享受孤独。
一个人在家里,并不无聊。
总是会有很多事情可做。
光是每天写三篇小作文,看半个小时以上的书,就会花去差不多五六个小时的样子。
这段时间头条限流,无论写什么都不行。
账号检测,还在限流中,都不知道这个限流要到什么时候。
更新也就变得佛系。
想发就发,不想发就不发,也就突然变得很轻松了。
没有每天一定写三篇,每天也都还在正常地写。
只是放在草稿箱里,没有发出来了。
我想等到限流结束后再发。
但如果不写,又怕过段时间,不会写了。
所以,虽然没怎么更新,每天也都还在写。
只是没有那么大压力了。
以前有人约着一起出去,总觉得很浪费时间。
这段时间,春光正好,忽然觉得,生活中不只有头条,也还可以有点别的内容。
现在有人再约,或者老公喊着我回农村,也就没那么惜时如金地抗拒了。

01
每天中午,老公都会回来休息。
昨天都快一点了,还没看见他回来,打电话,他说在外面吃饭,一会儿就回来。
我回复了一声“好的”,就挂断了电话。
挂断电话之后,好像是听见手机里有别人的声音在喊“嫂子”。
是老公的同事,经常一起吃饭的人。
应该是和我说话,我却把电话挂了,感觉有点不太礼貌。
又打过去,那边老公的同事说:嫂子,晚上一起吃饭啊。
那个同事很大方,家里有一点点事就会请人吃饭,也就不觉得差异。
还是顺口问了一句:是有啥好事呀?
他说,他老婆的台湾朋友来了,请吃饭,就一起聚聚。
我反正现在更新也没那么积极了,虽然晚上不吃饭,还是想见识一下,台湾朋友是什么样子的。
很爽快地答应了。
老公中午回来之后,我好奇地打探:台湾人是什么样子?
老公说:老堂客子。
我半信半疑,有多老?本来不喜欢聚会的我,竟然有点隐隐地期待。
下午五点半,老公打电话,车子已在楼下,喊我下楼。
02
进去的时候,老公的同事和老婆都在,旁边有3个不认识的人,两女一男。
靠门口的地方,坐着一男一女,一女的似曾相识。心里想,这一对,应该不是台湾人。
打了招呼就坐下了。
暗暗打量那3个人。
中间一个女人黑黑的,瘦瘦地,胳膊上还有纹身。
旁边一个男的,有点胖,有点壮。看着很憨厚老实。
和老公同事的老婆离得最近的女人,年纪和我们相仿,穿着灰色长裙,身上背着一个包。
我猜,那三位就是台湾回来的朋友了吧。
后来,又来了一家三口,我认识。我们三家经常一起吃饭。
我喊嫂子,是老公同村的。以前的时候,我们都很少回村,并不认识。
这几年在一起吃饭的次数多了,也就认识了。
每次看见,都非常亲热。
是一个很健谈的女人。
吃饭的时候,几个熟悉的人一起,边吃边插科打诨,喝酒的在互相劝酒。
台湾回来的朋友,只是小声和老公同事的老婆说话。
招待三个朋友,请了9个朋友作陪。
也就是借着请吃饭,大家一起聚聚。

03
吃了饭,那些打牌的男同志,就约着去发财去了。
老公同事的老婆约着,一起到外面逛逛。
平时本来不吃饭,昨天晚上吃了,出去走走,正好散散步,很高兴地答应了。
出来之后才知道,女人是带着儿子和女儿回来办事,顺便来看看朋友,也只当旅游的意思了。
女人的女儿有点活跃,但也很可爱。虽然有纹身,还抽烟,看起来,也还懂事。
女人的儿子倒是有憨厚老实,本本分分。
四个女人边走边聊,说起了减肥,说起了中年少女,竟然很投机。
虽然第一次见面,倒也不觉得生疏。
大家都很放松,也很随意。
老公不打牌,和我们一起,因为是骑摩托车来的,他先骑车在目的地等着了。
吃饭的地方离要逛的地方不远。
走了五分钟,老公打电话问我们在哪,他在大门口,我们已经从旁边走进去了。
约着在哪里相聚。
旁边的嫂子眼尖,远远地就看见他站在桥边,拿着手机在打电话,让他站那里等着,我们快走过去了。
他在那里靠着栏杆,西装革履,我们走到旁边,他还没看见我们。
我逗他:这个小哥好帅呀,似曾相识?我们是不是在哪见过?
几个人笑,说相识几十年了。
我们要逛的是一个新开的打卡点,还在装修,过几天就开张了。
有演员在里面彩排,有很多本地人在里面拍照。

04
建筑是仿四十年代上海的建筑,路边停着有年代感的老爷车,还有黄包车。
老公像个幼稚的孩子,看见老爷车,他要进去坐坐。
看见黄包车,他问,要不要坐车。
我和嫂子说,可以,你拉我们呀?
老公玩心大起,没犹豫就答应了。
嫂子还以他拉不动我们两个。
我们两个人坐上去,他拉着就跑。
黄包车上还配了黄包车夫的帽子和腰带。
老公装模作样在前面拉,一边假装着擦汉。
引得路边拍照的围观。
台湾朋友在一边拍照,我们也就各自随意。
遇到了就一起走,走散了就走散了。
我和老公,和嫂子三个人在一起。
台湾朋友和儿女,和老公同事的老婆在一起。
地方并不大,一圈很快就转完了。我们在外面广场上等着。
一个同村的人在那里卖茶叶,正好走得口渴了,蹭杯好茶喝去。
嫂子和老公都是健谈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很多话题,我在一边听着。
也很开心。

05
人等齐了,还意犹未尽,约着一起去逛小吃店。
7个人,只有两辆摩托车。
我要嫂子要步行,让两辆车搭远方来的客人先走。
走到一半的时候,骑车的又回头来接。
两辆摩托车来回接了三趟,总算是都到目的地了。
外面是夜市小吃摊,里面也是小吃摊。
刚走到外面,就遇见了同村的一个,以前和老公玩得好的朋友在摆摊卖烧烤。
外面的摊位,摊主比行人还多。
没生意,来个熟人,正好聊天。
老公和嫂子遇见同村人,他们聊得火热,我还是那个旁听的人。
她们四个人去里面打卡,拍照吃小吃去了,我们三个人站在路边,和熟人聊天。
我不是一个健谈的人,和别人没有话说。
他们几个人很熟悉。
站着聊了一个小时,站累了,坐着聊。
等到他们逛夜市的回来了,我们还在聊。
边吃烧烤边聊。
老公同事的老婆和我一样,和摊主都是认识,但不熟悉,也没话说。
她就开始陆续地用摩托车带朋友回去了。
路上都没人了,旁边摆摊地也都开始收摊了,几个人还聊得火热。
有时候他们几个人聊,我在一边听;有时候,嫂子和我两个人聊。
她家和我们家的情况一样,也是一儿一女,也是女儿大,儿子小。
我羡慕她的两个孩子非常阳光开朗。
她羡慕我的两个孩子大方懂事。
说起来,才发现,我们两个人有些地方还是很像的。
她很少回农村去住,不喜欢东家长西家短,我也很少回农村住,也不喜欢聊天。
她的家庭很幸福,我们家也还很好。
两家的男主人,都是很正常善良的人。
酒逢知己千杯少。
因为互相欣赏,说了又说,总也有聊不完的话题。
不知不觉,已经十一点多了。
很少这么晚还没有睡。
昨天和舒适的人在一起,感觉得很开心。
我喜欢孤独,偶尔的热闹,和舒适的人在一起,也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