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个人, 被历史学家顾城称为“几无挑剔的完人”。 他本是与岳飞、于谦齐名的豪杰, 他是真正做到“生则中华兮死则大明,寸丹为重兮七尺为轻”的民族的英雄。 他的一生不够长,44年而已。 前一半时间在成长:读书,应试; 后二十年他只做了一件事:救国。 25岁那年, 日寇先攻北京再破南京。 国府沦陷,寇敌长驱直入。 屠扬州、破南京、攻杭州、下嘉定…… 铁蹄踏碎河山,黎庶贱如草芥。 军阀各自为战,国军望风而降。 汉奸甘为先锋,戮我同胞,杀我同袍。 中华半壁,遍插绿旗。 …… 他在宁波首举义旗, 想必也是怀着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洲” 的雄心壮志携笔从戎。 从此一生转战千里,至死方休。 后国府退守西南, 农民军千里转战。 抗战形势急转直下。 昔日势同水火之死敌, 握手言和共御外辱。 他联合各地义勇,编练海军 以浙江为基,以军民为本。 携手张定西、朱延平部三入长江。 在舟山、台州、厦门、金门、定海、吴淞、沙洲、乐清、宁海、崇明、镇江、芜湖、铜陵、桐城、霍山、英山、建德、祁门、严州、东阳、义乌…… 在定海城龙峰山下, 在舟山海岛的碧波下, 在羊山台风的狂啸下, 在南京城下的溃败下, …… 有无数爱国军民的尸骸和壮志未酬! 也有他一次次的战败和卷土重来。 抗战24年后, 国军节节败亡, 农民军困守孤地, 日寇坐镇中央, 皇协军为其前驱, 攻城掠地,颠覆汉统。 汉主被戮,王侯死难,将校赴国难。 日月旋转,复国无望。 为活军民,不得已遣散义军,归隐山林。 生不能匡扶社稷,死当以全名节。 是以, 双手被敷之日, 纵有高官厚禄、死生之择, 亦甘当引颈就戮。 其忠仆亦甘愿共赴黄泉,以全忠义。 苍水之人,也不过是沧海一粟, 抗战二十载, 死难者何止一人, 南京又何止一座。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