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国企局级干部,为什么要把我送到艰苦的一线去锻炼? 最近有位粉丝向我提问,他父亲是80年代的大学生,毕业就分配在国企石油企业工作,这些年一路稳扎稳打,目前已经是局级干部了,他的父亲属于智商很高,情商很低的类型,虽然是局级干部了,但是每天的工作量还是很大的,但也正因为他父亲刚正不阿,不贪心的性格,才会上面的领导重用,经他父亲手上,都是动辄过千万、过亿的项目。 但最近父亲有意把这位粉丝,从北京调到偏远的西北小城,去锻炼几年,粉丝虽然表面上是理解了父亲的这一行为,但内心还是困惑不已,所以特意私信蒋老师,让我给他答疑解惑。 我的观点,其实很简单,读过《毛选》的人,都应该知道,教员有一个思想精髓,叫做结合群众,衡量一个干部工作做的好不好,主要就是看他会不会“结合群众”。 为什么要结合群众呢?因为体制内的职责就是发动群众,做出正确决策,领导并且组织好群众,让群众积极参与到实践中来,凝聚全国的力量,这样才能达成目标。 想要结合群众,精髓就在于你凡事要站在群众的立场来思考问题,不能站在某个特定小团体的立场来考虑问题,更不能搞以权谋私,如何才能站在群众立场思考问题呢?这就需要你深入群众中去,如果你每天都坐在办公室里面,你自然无法知道群众心里真正想的是什么,不了解民生,如何解决民生呢? 只有长时间在基层历练过,你才会拥有群众立场,时时刻刻能够照顾到群众的需求,讲话办事才能站在群众的角度,你才会受到更多人的拥戴。 马云当年讲996是年轻人的福报,为什么会遭遇骂声一片,就是因为他这句话的立场是不对的,他是以资本家的立场在讲话中,明显是得了便宜还卖乖,长期下去,必然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去年江西周公子事件,就是因为他在网上炫富,结果在网上被扒光家族史,引发了很大的热议,给家族增添了很多麻烦。 所以,这位粉丝,你要记住,你父亲让你深入一线,就是为了锻炼你,让你了解群众,人生本来就是一场修行,你不经历苦和累,如何收获丰收的喜悦呢?在办公室里面养尊处优,对年轻人来说,才是最危险的事情,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见得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