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公交停运,幼儿园关停,裁撤编制,释放出什么信号? 公交车在城市中十分常见,但即

公交停运,幼儿园关停,裁撤编制,释放出什么信号? 公交车在城市中十分常见,但即使公交车方便又实惠,城市中愿意在出行时选择公交车的人依然少之又少。可与之相对的,县城里坐公交的人更多,反而却屡屡传来公交停运的消息,这是为何? 第一个公交停运的城市是商丘,商丘作为地级市,按理来说不应该停运,因为曾经县级公交停运是因为县里面的人群大多外出务工,逐渐没有了客流,这才选择了停运。可商丘,应该不至于如此。 原来,公交在运营的过程中,主要依靠的是车票和国家的补贴,但随着疫情的到来,出行人数减少,出行时间缩短,出行距离被限制以后,哪怕是公交这样的“稳定企业”,也扛不住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员工的工资也成了问题,谈何继续运营?同样,因为收入的问题,越来越多人往大城市涌动,小城市变得冷冷清清,人才难求。 反观大城市,高价房租、出行预约、公交连老人坐的位置都没有。这样的现象岂不本末倒置,让世界陷入了恶性循环吗? 同样,小县城的公立幼儿园与公交车的“处境”也不相上下。它们的生存原则相同,主要依靠的就是大量的人流,以保障幼儿园在收费本就偏低的情况下,得以运转。 可是,越来越多的人到城市中买房,挤破脑袋也要进入“高校”,这就导致了小县城回归的年轻父母越来越少,幼儿园也就只能关停了。 可是,很少有人会思考到,假设一直这样保持,大城市生源不断,学校无法容纳,随之而来的便是天价学费。除此之外,小县城也会因为人口的流失,逐渐将学校关停,而一些需要学校的年轻父母,也不敢再生孩子,因为一旦生下来,连上学的问题也无法解决。 同样,因为人口的流失,受到影响的其实还有许多公职人员。他们的工作被称为“铁饭碗”,如今也有大量高材生拼命也要争取到这个职位,不仅造成了高等教育资源的浪费,还让许多人将时光倾注在了这方面。 社会得不到进步,人才得不到重用,这对整个国家而言,都是一种损失。但与此同时,县市级的公务员却没能保住“饭碗”,原因同样是人口流失后不需要这么多的办公人员。 由此看来,大众认知里的“稳定”,也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改变,发生改变。所以,那些一定要考上公务员的想法,又真的值得称赞吗? 从以上三个现象来看,仿佛应了一句古话“旱的旱死,涝的涝死”。这句话虽然有些庸俗,但却十分精辟。眼看大城市发展得越来越好,小县城却人去楼空,若是所有的人都对繁华的大都市太过眷恋,那个我们生长的故乡,又该靠谁来发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