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从鸦片战争到现在(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开始),中国历史大体分为四段:1840-19

从鸦片战争到现在(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开始),中国历史大体分为四段:1840-1928;1928-1949;1949-1978;1979-。 第一阶段,1843年上海开埠之后,迅速取代广州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这和当时中国的经济重心在江南地区有紧密关系;而北方,天津凭借毗邻北京的优势,主导了中国近代的很多大事件,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外国军队一打到天津,清朝皇帝就慌乱了。八国联军侵华期间,甚至直接接管了天津。 第二阶段,1928年首都南迁之后,北京的政治地位下滑,连带天津地位下滑。上海在全国的门户地位是独一无二的,并且发展成为20世纪上半叶亚洲第一大城市。在 Murphey 的著作 Shanghai :Key to Modern China 中把上海比作东亚地区吸收西方创新最重要的门户。有研究表明,从 1842 年到 1937 年中国经济的年增长率在 1% 左右,上海的现代经济对广大腹地起到了显著的溢出效应。上海对西方人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不仅它提供了便利的深入江南地区的经济渠道还因为它自由的环境氛围。 第三阶段,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大陆基本没什么开放,这给后来香港成为联系内外的门户埋下伏笔。 第四阶段,改开之后,1980年代在广东做试验,那时候的外资主要是港资和台资,欧美日的资本还比较少,广州是当时中国的门户。1990年浦东开发之后,上海的地位迅速恢复,重新成为大陆最重要的门户城市,目前中国的两个门户城市,香港和上海,前者更偏重外国资本流动和金融服务,后者是对外贸易,以及跨国公司进出长三角地区的桥梁,可以说是价值链的中转站。 中国的近现代史从政治经济角度,承担过国家层面向内(inward)门户功能的有上海、天津、广州和香港。从一带一路倡议开始,北京凭借央企民企的优势,迅速发展成对外的(outward)门户城市,这个过程又强化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离岸人民币中心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