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件事:中国和乌克兰近日在乌首都基辅签署了两项乌农产品输华议定书,开启乌克兰豌豆和野生水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通道。中国驻乌克兰大使当天在基辅会见乌克兰农业政策与粮食部部长科瓦利。大使代表中国海关总署与乌食品安全与消费者保护署署长特卡丘克签署《乌克兰豌豆输华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和《乌克兰野生水产品输华检验检疫和卫生要求议定书》。
豌豆(资料图)
这两份议定书签订之后,乌克兰就可以把他们的豌豆和水产品大量的销售到中国,乌克兰从此以后每年都可以靠着这些产品在中国市场赚取丰厚的收入。虽然这些收入与乌克兰现在所面临的债务和困难相比,还显得有点微不足道,但是这对于现在已经要被全世界抛弃的乌克兰来说,显然是雪中送炭。更何况,这些合作恐怕也只是一个开始。因为自从美国和俄罗斯开始进行私下交易后,中国和乌克兰的关系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这次中方一举与乌克兰签署协议,进口豌豆、野生水产品,这也透露了三个信号,第一,其实对于进口豌豆,也是恰到好处的,因为中国豌豆产量一年也就1200多万吨,进口数量大约是250万吨,其实各种的食品,都有豌豆作为原材料,使用范围也很广泛。而且我们刚刚下达禁令,禁止进口美国的农产品,那么在此关头买点乌克兰的,其实也是合情合理。更何况,我方一直处于中立态度,而随着俄乌即将停火,那么我们与乌克兰做生意,帮助乌克兰民生经济,也是情理之中。
第二件事: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近日表示,如果欧洲军队部署到乌克兰,就意味着北约正式介入乌克兰冲突,对此俄方绝不允许。他还说,法国总统马克龙日前的核言论是对俄罗斯的“威胁”。冲突的另一爆点,是马克龙关于“核保护伞”的讲话。他宣布将推动法国为欧洲盟国提供核威慑战略,并称“欧洲的未来不应由美俄决定”。更令俄方震怒的是,马克龙被曝计划召集欧洲军方高层,讨论“对俄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
拉夫罗夫(资料图)
拉夫罗夫直接将此定性为“威胁”,称马克龙的言论暴露法国“更关心延续战争而非和平”。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更批评其言论“充满对抗性”,无视北约东扩对俄安全的威胁。俄乌冲突爆发两年后,欧洲正站在最危险的十字路口。一边是俄罗斯划下的“北约驻军即开战”红线,另一边是法国领衔的“欧洲军事自主”野心;一边是核威慑阴影下的恐惧,另一边是停火协议背后的算计。当外交辞令逐渐被枪炮声淹没,唯一清晰的是:任何误判都可能让欧洲大陆付出血的代价。
第三件事:美国总统特朗普说,将很快决定是否取消大约24万在美乌克兰人的临时合法身份。这些人在2022年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后前往美国。这是对上届政府欢迎乌克兰人政策的“惊人逆转”,可能导致这些乌克兰人遭快速遣返。特朗普近日被问及是否考虑取消在美乌克兰人合法身份并将其遣返,他回答说,美方“肯定不寻求伤害”这些乌克兰人。特朗普说,美政府内部目前对此存在分歧,有人认为并不合适,他“会相当快作出决策”。
特朗普(资料图)
这一事件的发展仍具有不确定性,具体结果还需等待特朗普政府的进一步决策。如果特朗普政府最终决定取消这些乌克兰人的临时合法身份,可能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首先,这些乌克兰人将面临被迫离开美国的困境,他们可能需要重新考虑自己的生活和职业规划。对于那些已经在美国建立家庭和事业的人来说,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