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又搞了个大动作,把“南中国海”改成了“西菲律宾海”,摆明了想在南海问题上给中国找麻烦。
菲律宾乐疯了,嚷嚷着这是给他们撑腰。
可他们高兴还没过四天,中国就连放三招:外交部硬气回怼,解放军直接在南海搞三天实弹演习,还顺手查谷歌的反垄断老底。
这事不简单,地图改个名字,背后却是技术和主权的硬碰硬。
问题来了,谷歌为什么在这个节骨眼上这么干?他们又打着怎样的算盘?
——【·谷歌搞出小动作,菲律宾得意忘形·】——
事情是这样的,4月14日,网上突然炸了锅。
这么一个小小的标签变化,却直接触碰到了中国在南海的核心利益。
想想看,我们熟知的南海,是中国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领海,九段线范围内的主权不容挑战。
这种标签游戏玩得挺花,但国际上根本不认这一套。
南海这个名称可不是随便叫的,它是国际公认的地理名称,被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广泛使用。
2016年,虽然有个所谓的国际仲裁法庭作出了不利于中国的裁决,但中国坚决不承认、不接受,继续捍卫自己的领土主权。
这是原则问题,一寸都不能让!
那谷歌为啥突然在这时候跳出来搞事情?别天真了,这哪是什么技术更新,分明是政治操作!
谷歌作为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掌握着数十亿用户的信息入口。
它通过改变地图标签,实际上是在帮菲律宾造势,为美国在南海的战略部署添砖加瓦。
这还不是谷歌第一次干这种事。
这些科技巨头表面上是企业,背地里却在配合美国政府的全球战略,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谷歌地图一改,菲律宾那边就跟过年似的,政府高官们争先恐后地蹦出来表态。
这帮人急不可耐地出来表态,背后明显是有统一的舆论战术,他们想利用谷歌这个国际平台,为自己在南海的非法主张拉票站台。
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国防部、外交部,各路人马轮番上阵,在媒体上大肆宣传,好像一个地图标签就能改变国际法和历史事实似的。
这种集体狂欢背后,是菲律宾一厢情愿的如意算盘:通过舆论造势,为自己的非法主张积累国际支持。
这种寸进尺的行为,暴露了菲律宾不断蚕食中国海洋权益的险恶用心。
同时,美菲军事合作也在加速推进。
谷歌地图改名的同一周,美菲宣布要举行有14,000名军人参与的大规模联合军演,美日菲还频繁在南海搞联合巡航。
美国显然是要把菲律宾打造成对抗中国的桥头堡,而菲律宾则甘愿充当美国的马前卒,两边里应外合,试图在南海问题上对中国施压。
——【·中国祭出组合拳,多管齐下反制挑衅·】——
他强调,任何单方面改名都改变不了中国对南海拥有主权的事实。
中国国家南海研究院的专家也纷纷站出来驳斥菲方言论。
就在谷歌改名第四天,也就是4月19日,中国军方宣布在南海举行实弹射击训练,阳江海事局和清澜海事局接连发布军事管制通告,解放军将在南海连续三天进行实弹演习。
这次军演的时机选择堪称完美,正好与美菲即将举行的联合军演形成对峙,向国际社会传达了一个清晰信号:中国捍卫南海主权的决心坚如磐石,任何挑衅都将面临强有力的回击。
除了军事威慑,中国还祭出了经济牌。
实际上,早在2月4日,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就对谷歌启动了反垄断调查。
这次反垄断调查结果如果严厉处罚谷歌,将是对其挑衅行为的有力回击。
这给中国市场监管总局提供了更多参考依据,可以借此向谷歌施压,迫使其纠正在南海问题上的错误立场。
别看只是改个地图标签,背后涉及的问题可大了,谷歌已经不是简单的互联网公司,而是控制全球信息流动的数字帝国。
它掌握着全球90%以上的搜索流量,80%的手机操作系统市场,谷歌地图服务更是覆盖220多个国家。
这种垄断地位让谷歌有能力影响全球数十亿人对世界的认知,甚至干预国际争端,正因如此,谷歌近年来面临越来越多的反垄断挑战。
美国、欧盟、韩国、俄罗斯、印度、土耳其等多国都对谷歌发起调查,指控其滥用市场地位。
美国司法部甚至要求谷歌剥离Chrome浏览器,限制其与苹果、三星的独家协议。
中国的反垄断调查表面上针对谷歌的商业行为,实则是中美科技战、贸易战的一部分。
今年2月,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中国随即宣布对美国煤炭、液化天然气、原油加征关税,同时启动对谷歌的反垄断调查,明显是一种对等反制。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调查可能聚焦谷歌Android系统。
虽然谷歌搜索在中国被封,但Android系统仍主导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中国手机厂商长期抱怨谷歌强制预装谷歌应用、限制系统定制等行为。
华为就因美国制裁无法使用谷歌服务,被迫开发鸿蒙系统。
在对谷歌启动调查的同时,中国还将美国PVH集团(拥有Calvin Klein、Tommy Hilfiger等品牌)和生物科技巨头Illumina列入清单,展示了反制决心。
谷歌在南海问题上偏袒菲律宾,必将加速中国反垄断调查进程,可能面临更严厉处罚。
这种处罚不仅针对谷歌,也是对所有干预中国主权问题的外企的警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