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手机终于要长「脑子」了?AI大模型成新赛道,激发新一轮换机潮?

2023年初,ChatGPT横空出世,掀起了一轮轰轰烈烈的AI热潮。与传统的聊天机器人不同,ChatGPT是一款由人工智

2023年初,ChatGPT横空出世,掀起了一轮轰轰烈烈的AI热潮。

与传统的聊天机器人不同,ChatGPT是一款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它不仅能够像人类一样来聊天交流,而且依靠大量的语料库、大模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几乎各行业的信息都能知道个大概,还能用来完成文本创作、翻译甚至是敲代码等工作,极大提高了办公效率,也因此被称为「打工人神器」。

AI风潮愈演愈烈,各大手机品牌也接连下场

随后,AI这股风潮愈演愈烈,比如百度、谷歌以及阿里等大厂纷纷宣布进军AI领域,市面上也接连出现了文心一言、讯飞星火、通义千问等AI大模型。不仅于此,这场「AI军备竞赛」还蔓延到了手机行业,各大手机品牌接连加入AI大模型这条新赛道,可谓是挤满了选手。

7月份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华为首次发布了面向行业的盘古大模型3.0,最高版本高达1000亿参数,小艺也成为首个具有AI大模型能力的终端语音助手;

8月份的年度演讲上,小米创始人雷军透露其自研大模型(MiLM)中的13亿参数版本已经成功在手机本地跑通,到了10月底,小米宣布自研AI大模型已经接入最新发布的澎湃OS;

10月份荣耀赵明官宣,即将推出的Magic6系列手机,将支持自研70亿端侧AI大模型;

11月vivo的蓝心大模型矩阵(BlueLM)在其开发者大会上亮相,随后发布的vivo X100系列成为了行业首款AI大模型手机;

11月OPPO开发者大会上,OPPO也正式推出了安第斯大模型(AndesGPT),支持从10亿至千亿多种不同参数规模模型,将接入ColorOS 14以及物联网操作系统潘塔纳尔OS系统中。

(图源:亿欧)

可以看到,目前国内手机行业的头部品牌,纷纷下场搞起了AI大模型,每一家品牌都不想掉队。那么,为何各大手机品牌热衷于AI大模型?总结下来有两大原因。

目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激起换机潮。根据Counterpoint公布的调研数据来看,2023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销量同比下滑8%,创十年来第三季度最低水平,这还是全球智能手机销量连续第九个季度下滑。而且根据预测,2023年手机换机周期将长达40个月,对于各大品牌而言,这意味着销量短时间内还不会复苏,因此压力巨大。而各大品牌目前能做的,就是在用户换机动力匮乏的寒冬下,通过AI大模型作为筹码,以激起新一轮的换机热潮。

长远来看,铺设AI大模型在未来有望变成每个用户专属的生活、工作助理,一旦用户对手机品牌AI大模型的黏性形成,能够帮助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好地防守市占率,也将会成为品牌的「护城河」技术。

接入AI大模型后,手机终于要长「脑子」了?

当然,用户最关心的是各大品牌接入AI大模型后,体验究竟如何?通过博主们的实测来看,在AI大模型的加持下,各大品牌手机最明显的变化在于语音助手更智能、更聪明了。

比如支持多轮对话,能更好地理解用户所说的意思。而且能做的事情更多,不止于简单的问答,比如让语音助手写一首七言绝句、写一篇节日祝贺文案亦或者是年终总结文案,都能轻松实现;以及语音助手的控制权限也得到了提升,比如可让其给某个微信好友发送任意文案,或者是打开任意APP实现搜索、看视频等功能,用户仅需动动口即可。

此外,在强大的AI算力加持下,各大品牌也开发了很多新玩法。像是OPPO ColorOS 14系统,就借助强大AI算力,实现了闪速抠图功能,抠图更精准、速度更快;以及跨设备流转功能,可实现一端采集多端同步,手机没看完的剧,打开平板可直接接力观看,平板在干的活,到了公司后打开电脑也能直接接着干,提高生活、办公效率。

AI大模型加持下,能激起新一轮换机热潮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目前还不能,或者说是未来潜力巨大。毕竟从目前来看,虽然各大品牌的语音助手得到了升级,更加智能、聪明了,但能做的事依旧不够多,像是写文案、古诗等功能,目前ChatGPT、文心一言等AI大模型也能做到,甚至做得更好。各大品牌的目标不该局限在单一场景上,像是出行、办公等不同场景也应考虑,在各种使用场景下给用户提供更无感、智能的体验,才能使得AI大模型发挥出真正实力。

现阶段来看,AI大模型从落地到不断迭代,其中每年花费的成本可能高达数十亿元,而且目前还不足以让消费者心甘情愿地为这些智能体验买单,还看不到盈利的希望,这绝不是小厂能承受的巨额成本开销。所以长远来看,行业头部品牌跟小厂在销量、体量方面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所以现阶段来看,我并不认为AI大模型加持下,能够激起新一轮的换机热潮。目前更多消费者在购机前,所参考的因素仍是以硬件为主,但随着硬件堆砌逐渐面临瓶颈期,预计在未来不久AI大模型的关注度会逐渐提高,大概率会成为用户购机前的一大重要参考因素,也期待各大手机品牌抓紧卷起来,让这个时间点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