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放水”?央行炽热表白却遭市场冷遇】王衍行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经济增长超预期,为何中国央行仍然担忧?央行称:“充足发力,把货币政策工具箱开得再大一些,保持总量稳定,避免信贷塌方。”导致信贷塌方的诱因是存在的:一是最新数据反映出投资和消费走弱,而外贸今年同样也面临巨大不确定性。二是2021年中国经济异常动荡,房地产业陷入困境,原有经济模式过份依赖于住房建设和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带来的增长,开发商的可举债规模受到了严格的新限制,引发了住房市场的低迷,开发商停止竞购新土地,购房者纷纷推迟买房。三是前国内疫情接连散发,民企小微生存艰难,获贷不易:四是“三重压力”之下稳经济的难度在增加。面对较为严峻的挑战,央行发挥了力挽狂澜的作用,譬如,自2021年7月以来货币政策的缓步放松起到了稳定基建投资的作用。 但有效的加法才是维稳及发展的不二法门。中国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深受低质量、无效加法之害,拨乱反正的任务相当艰巨,这是一场持久战,必须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优化经济结构。但是,多数人往往以回避问题挑战的方式低估转型的难度,以资金投入不足片面理解新发展理念,其危害在于,严重违背了经济规律,叠加成为“黑天鹅”式风险。 今年更大的挑战可能是,美国货币政策“急转弯”将产生严重负面外溢效应。1月1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达沃斯论坛视频会议上指出:“如果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急刹车’或‘急转弯’,将产生严重负面外溢效应,给世界经济和金融稳定带来挑战,广大发展中国家将首当其冲。”2022年预计美联储将是全球主要央行中最激进的,目前预判是:美国将加息四次,美联储将开始削减其规模近9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从历史经验来看,美联储对其政策将如何影响其他国家的担忧置若罔闻、不屑一顾,称其只为美国经济制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