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酒一定比低度酒更适合长时间存放吗? 前两天去参加一个酒局,有几位酒友对白酒颇有了解,当时也是想起家里有2瓶低度酒,就请教了一番。 他们却告诉我,观察白酒是否适合存放,靠的并不是度数高低,而是酒体的酸酯比例。 在他们的介绍下我才知道,不管高度还是低度,只要酒体酸酯平衡,都是可以进行长期存放的。 在白酒的微量成分中,酸和酯是非常重要的化合物,酒体中的城呈香呈味物质靠的也是它们。 新酒酿成后,酸酯比例并不稳定,所以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贮存来达到平衡状态,这也是酒体更自然老熟的过程。 那为什么经常说高度酒比低度酒更适合存放呢? 这是因为白酒的贮存过程本身就是酯少酸多的过程,酯的水解占据主导。 高度酒的有效酸酯比例高,酯类物质相较而言没那么容易发生水解,也就更不容易产生酸和醇,所以酒体变化也相对稳定平缓。 同理,很多人存酒首选酱酒也是这个原因,因为酱酒度数普遍偏高,而且由于酿造工艺等原因,酸高也是它的一大特点,因此很多人也会觉得酱酒口味重。 恰好当天酒局上喝的就是一款产自茅台镇酱酒核心酿造区的酱酒,他们便用它来做了说明。 它的酿造者是茅台八仙之一的冯小宁,在茅台酒厂工作了30多年,多次参与茅台酒的酿造勾调。 所以这款酒不管原料还是工艺,都是优质大曲酱酒的标准,新酒酿成后,因为酸酯比例并不协调,口感燥辣、不够醇和绵软。 所以会进行5年之期的窖藏,这个过程中许多低沸点的杂味物质会挥发掉,酒体更陈熟。 之后冯老根据酒体特点,在不同等级的新酒中,加入酸酯比例不同的年份老酒来进行调味。 因为酱酒中的酸类及之类物质都比较丰富,所以想要达到酸酯平衡就需要花费非常多的心思。 在之后的调味中,为了不让酸味出头,冯老会更注重甜、曲、苦味的比例,以此中和酸味,使酒体更厚重,更好入口,口感也更丰富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