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今天,我在北海。酒席间大家纷纷笑言“今天龙抬头,要多喝几杯”。实际上这个农历二月初二,作为一种节日过的,即便在广西,也是少少部分人。比如以我们县为例子,县城往北地区就不过这个节日,只有我们县城往南地区才过这个节日。这个节日我们本地话叫“社”,就是古代文人以及鲁迅说的“社日”。毫无疑问这个“社日”在民国以前都是很隆重的节日,现在应该很少地方过这个节日了。我们这里不同的节日会做不同的“粿”(米制品),比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是汤圆,社日是“社包粿”(用糯米饭团包各种馅,外面用一种不知道叫什么的、特定的植物叶子包起来),端午节、鬼节是粽子,春节还会兼做年糕(我们这里是马拉糕)、“水浸粿”(把米磨成浆,再烙干或者蒸干,然后用水泡着,吃的时候切成薄片和腊肉或者猪肉、青菜一起炒),社日、中秋节会兼做“拍撑粿”(把糯米磨成浆,和红糖搅拌,用炒菜的锅——我们叫“撑”烙成圆形薄片,寓意: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