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课违法”这一消息一出,很多家长反应接近是差不多——无奈、愤怒。有人忍不住要问,国家这一波政策是不是有点过?

家长辛辛苦苦地为孩子找补课班,花不少钱,结果突然告诉你:不行,补课就是违法行为。你说能不气吗?
我老婆朋友小张,就是個典型例子。她家孩子成绩一直不理想,数学跟不上,英语也拖后腿。为不让孩子掉队,她给孩子报一個数学补习班,英语还找個外教上课。
你想啊,课外辅导不止仅是为孩子能拿到好成绩,更多时候家长其实也是在给自己“买個心安”,想着孩子能跟上班里进度,至少不会被别人甩得太远。
结果好家伙,教育部“补课违法”政策一出来,接近打碎她全部计划。她不止一次在群里说,自己花那么多心思、钱,结果国家这么一刀切,补课说停就停,真不理解这政策到底是怎么设计。
你不难发现,教育部出台这项政策时候,目很明确:减轻孩子学习负担,减少应试教育压强。听起来不错,可难题来,家长怎么看?
谁能做到完全不焦虑?谁家孩子成绩不与升学挂钩?你不补课,成绩提不上,别人家孩子又在补,怎么拼?
以小张家为例,她孩子数学成绩一直在班里徘徊。每次考试,孩子总是卡在那個及格线上,一点点差距都能定夺最后成绩。

她给孩子报名校外补习班,老师一对一辅导,效果还真不错。谁能想到,这政策来得那么突然,补课说禁就禁,她自己也懵。
有些家长肯定会站出来说:“这是为孩子好,免得他们太累。”这话听起来很有道理,很多家长真心希望孩子少点压强,不想他们像“机器人”一样,天天看书做题。
我敢打赌,十個家长里,至少有八個会因这项政策而感到不安。为什么?因补课本来就是一种“选择性负担”。你不想补课也行,可难题是,社会上博弈压强、学校考试压强就在那里,孩子不学,你怎么放心?
更别提现在学校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校教学质量真不好,孩子在课堂上完全听不懂,家长能怎么办?
某些班级数学老师每堂课讲得就像是念经,学生听得云里雾里,家长要是真不补课,孩子成绩会被拖得很惨。

还有些家长则抱怨,自己家孩子老师时而候教得糊里糊涂,跟不上班里进度,结果只能寄希望于课外补习班。
很多时候补课其实也不单纯是为成绩,时而真是为找到一個对口老师,孩子至少能听懂知识点。
站在家长立场看,给孩子补课根本就不是“过度”。在这個拼爹拼妈阶段,倘若你不让孩子参加各类补课,恐怕你家孩子真会掉队。即便你打算给孩子减轻压强,孩子自己会不会压强更大?
就像我朋友李明,他家孩子上是個普普通通中学,成绩一直处于中游,学校老师能不能讲清楚,完全看运气。
李明想给孩子减负,结果学校老师“减负”就是把一堆家庭作业丢给学生,根本没有任何有效教学方法。于是,李明只好偷偷给孩子报补课班,他跟我说:“没办法啊,孩子成绩总是提不上去,学校也不管,最后只能自掏腰包。”
在这個应试教育体系下,成绩好就代表将来一片光明,而成绩差呢?说白就意味着被抛弃。可即便是补课,也并非所有孩子都能收获成果。

有些孩子根本没有学习兴致,补课一堆效果不见,反倒是孩子心理压力更大。那时候,家长又开始焦虑,担心补课效果不明显,甚至有些补课班老师态度也不专业,让孩子更迷茫。
讲真,补课真是個“死结”。家长希望批准补课来缓解孩子学习负担,补课班老师也在用“全方位辅导”来诱惑家长,
所有压强还是回到孩子身上。倘若不从根本上改变教育体制,单纯禁补课,根本搞定不难题。
我感觉这项政策或许会带来某种层次“净化”,但是从长远来看,倘若不彻底改革学校教学质量,孩子学习压力只会转嫁到其他地方。

政策虽说好,但从根本上搞定不教育体系难题,很多家长对此感到无法接受也不是没有道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