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来自身边小事,但故事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请勿对号入座。
赵添33岁,是一名小学老师,每个月工资5600。
老公夏磊35岁,是一名设备主管,每个月工资12000。
这天她下班接儿子夏子瑜回家,进门后女儿夏子琳跑过来抱住她的腿,悄悄说:妈妈,妈妈,奶奶刚才哭了。
赵添抱起女儿,也悄悄地说:为什么呀,不会是你惹奶奶生气了吧。
子琳撅着小嘴,说:才没有呢,我可乖了,在幼儿园都没和小朋友打架。
赵添有些哭笑不得,女儿才3岁多,可不知怎么回事,有时还打个小架。
她亲了亲女儿的小脸蛋,说:好,我家子琳最乖,你等下和哥哥去写作业,我帮奶奶去做饭。
子瑜已经换好衣服,说:妈,我先看会纪录片,吃过饭再写作业。
赵添有些惊讶,说:子瑜,什么时候你喜欢看纪录片了,这可是好习惯。

子瑜嘿嘿笑着,说:妈,是我们老师推荐的,说我们出去走走的机会少,就要多看看纪录片,长见识,增加知识维度。
赵添感叹,说:看来我也要多学习,不然还真不行。
两个孩子看电视,她走进厨房,看见婆婆正在做饭,却明显有些心不在焉。
赵添笑着说:妈,你是不是累了,你去床上躺着休息一会儿,我来做饭。
婆婆陈桂兰摇头,说:不用,添添,你去陪陪孩子,我这很快就做好了。
赵添接过她手里的活,说:妈, 你就听我的,我做饭很快的,快去躺一会儿。
婆婆出去后,赵添在心里叹气,看来婆婆真有什么事,不然不会这么心不在焉,水都快溢出来了。

她摇摇头,想着吃过饭,让老公去问问,她是儿媳,总归隔着一层,有些话她不好问,婆婆也不好说。
赵添麻利地炖了汤,炒了菜,家里有两个孩子,吃饭一般都很清淡。
可她最后还是忍不住,做了一个水煮牛肉,就当是慰劳一下夏磊和自己了。
赵添有些感叹,结婚有了孩子,很多生活习惯都不得不改变,首先为了孩子,家里好几年都吃的少油少盐少辣,这让他们两个爱吃辣的, 确实有些难受,不过现在也习惯了。
夏磊回来,子琳又跟他说悄悄话,他看了妈妈房间一眼,和女儿咬耳朵,说:宝贝真棒,爸爸知道了,一会儿问问奶奶。
他走到厨房,说:妈怎么了?子琳说她哭了?
赵添看他一眼,说:我怎么知道?这不是你该去问问的吗?
夏磊叹气,说:哎,真麻烦,厂里一堆事,回家也不消停。

赵添瞪他一眼,说:呵呵,你就知足吧,家里孩子有人看,我和妈也不闹什么婆媳矛盾,你还想怎么样?
夏磊赶紧赔笑,说:对,对,嘿嘿,谁让我娶了个好老婆呢。
一家人吃饭时,老陈明显没什么胃口,只喝了半碗汤,吃了几口米饭。
夏磊看见水煮牛肉,已经不关心其他事了,拿着筷子大快朵颐。
子琳眼馋地看着,还抿了抿小嘴,说:爸爸,这辣辣的,真的很好吃吗?
夏磊一怔,看着满脸好奇的女儿,好笑地说:呵呵,赶紧吃你的肉末豆腐,你可不能吃这个,不然肯定要哭。
子琳嘟嘟小嘴,说:到底什么时候能长大呀,到时候想吃什么吃什么。
子瑜笑呵呵地说:快吃吧,女孩子吃饭清淡,不长痘痘,漂亮。
子琳睁着大眼睛,说:哥,真的吗?那太好了,我要很漂亮。

赵添又给婆婆盛了半碗汤,说:妈,你是不是有什么事?
她又说:妈,有事你就跟我们说,我们是一家人,有事商量着来。
老陈叹口气,说:算了,先吃饭,饭后我们再说。
赵添说:妈,那你多吃点。
妈,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要吃饱,才有力气解决问题。
吃过饭,子瑜带子琳去房间,老陈和赵添两口子坐在沙发上。
夏磊皱眉,说:妈,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老陈看了他们一眼,说:磊磊,淳淳离婚了,乐乐跟着她,现在母女俩没地方住。
她叹口气,说:淳淳这几年不容易,当时我不同意她和周武结婚,可她就是死心眼,觉得周武人老实,只要两人婚后好好挣钱,日子也会越过越好。
可一个家不是一个人的事,需要夫妻俩齐心协力,刚开始周武和她一样,工作努力,每个月发工资都交给她。

小两口每天乐呵呵地,数着手里的钱,算着什么时候能凑够首付,买套属于两人的小房子。
我当时凑了3万,拿给她,就想着自己能帮一点是一点,让他们小两口轻松点。
淳淳很高兴,觉得离自己的目标又近了一步,她说:妈,谢谢你,你放心,这钱算我借你的,等我以后宽松些,一定还给你。
他们自己努力,我看着也挺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只要一心想把日子过好,肯定不会差。
谁知就在两人凑了25万,房子都看好了,周武爸爸生病,需要动手术。
这种情况谁也预料不到,淳淳虽然很伤心,可没办法,只能拿钱给他看病。
他爸爸动了手术,结果最后没挺过去,钱花了人也没了,小两口情绪低落了好一阵。
我就劝她,不管怎么样,给老人花钱看病,结果不管如何,至少心安。

反正他们还年轻,再努力两年买房也不迟。
周武也给淳淳打气,两人又开始挣钱,攒钱,我也松了一口气。
就这样,两人又努力了两年,终于买了一套小房子,是套小两居,62平,两口子特别高兴。
淳淳想着有了房子,两人备孕打算生个孩子,这时她婆婆到了家里。
她公公走后,婆婆一个人在老家,周武不放心,也想着两人有了孩子,也能帮帮忙。
淳淳也觉得挺好,高高兴兴给婆婆准备房间,给她买日用品。
没过多久,淳淳怀孕了,我也替她们高兴,毕竟岁数年轻点,生完孩子身体恢复的快。
她婆婆到家后,刚开始相处很愉快,他们上班,她帮着做家务,做饭。
可谁也想不到,淳淳生了女儿后,她婆婆突然变的很忙碌,每天早出晚归,回家也是什么都不管,直接关在自己房间里。

淳淳不放心,一边自己带着孩子,一边让周武去关心关心她。
周武去问了好几次,他妈妈就说没什么事,反正淳淳有产假,能自己带孩子,她就想趁这个时间,好好休息休息。
淳淳听她这么说,也没再多管,毕竟她带孩子,做饭也很累。
等她要上班时,婆婆摇摇头,说她没时间带孩子,让他们自己想办法。
淳淳求她,让她白天帮着带孩子,晚上她自己带,可婆婆还是不答应。
更郁闷的是,没过几天,婆婆没回来,打电话才知道,她回老家了。
淳淳和周武很奇怪,怎么好端端回老家了呢,就在这时,债主找上门来。
淳淳和周武这才知道,他妈妈早出晚归,原来是在打牌,刚开始只是娱乐,谁知后来被人拉拢,输了很多钱。
她想赢回来,跟人借钱,最后就是越输越多,她又不敢跟小两口说,直接躲回了老家。

孩子才6个月,淳淳没办法上班,周武一听妈妈欠了5万,差点晕过去。
他呆愣了一会儿,直接说:谁借的钱,你们直接去找她,不然就报警,我没钱给你们。
要债的人气呼呼走了,可还是三天两头上门,让他们没个消停。
淳淳每次打电话哭,我又给她凑了2万,让她先还一部分,不然我怕他们伤着她和孩子。
我让淳淳把孩子送过来,帮她带,她就可以去上班,挣钱早点把债还了,免得人家天天来堵门口。
老陈讲到这儿,看了赵添一眼。
赵添想了想,说:妈,按乐乐的岁数,比子琳大半岁。
老陈苦笑,说:是啊,那时你正在坐月子,子琳还小,淳淳怕我一个人顾不过来,就辞职在家带孩子。
周武虽然工作不错,可家里有房贷,加上要养个小孩子,压力很大。
周武开始迷上喝酒,经常喝的大醉,就因为脑子不清醒,他上班时出了问题。
本来只要他认真反思,厂里最多给他500块罚款,给个处分,可他不知当时怎么想的,和领导发生争执,最后落了个处分,他直接辞职。

夏磊皱眉,说:这怎么能行,明明就是自己的错,好好认错,这件事就过去了,怎么能冲动的辞职呢。
老陈说:谁说不是呢,可这么一来,就苦了淳淳。
周武丢了工作,家里没有收入,还有一个不到1岁孩子,这日子还怎么过?
要债的人再次上门后,周武更是生气,淳淳怕他把事情闹大,只能答应尽快还钱。
人走后,周武怪她多事,说她答应的这么轻松,那就自己去想办法,他不会给一分钱。
淳淳抱着孩子,特别难过,她决定出去找工作,让周武在家带孩子。
就这样又过了两年,你看现在孩子快4岁了,两人还是过不到一起。
夏磊摇头,说:妈,这么大的事,你怎么不早点跟我们说,当时就算帮她先把钱还了,也到不了这一步。

老陈说:这不是还钱的事,我也不知道周武怎么了,他好像一下子没有了精气神,淳淳白天工作,下班做家务,晚上带孩子,终于还完了债务,觉得一家人可以轻松过日子。
乐乐送去幼儿园后,淳淳让周武出去找工作,人不能没事干,不然时间长了,人只会更加颓废。
周武答应的很好,每天也是早出晚归,可就是找不到一个合适工作。
怎么说呢,一般的工作他看不上,觉得工资低又很累,可好的工作又看不上他,觉得他的能力不匹配。
又这样过了几个月,他说淳淳天天催他,让他没办法呼吸,他要离婚。
赵添很震惊,说:妈,你说真的?他一个大男人,不工作,不带孩子,还嫌弃别人?
老陈也觉得很无奈,说:是啊,淳淳当时特别伤心,也觉得很委屈,不知道自己这些年的坚持,到底是为了什么?

赵添说:妈,就算这样,离婚也应该把房子给淳淳和孩子,她们怎么会没地方住呢。
夏磊也赶紧点头,说:嗯,对啊,那套房子是他们婚后买的,淳淳还带个孩子,不管怎么说,房子都应该归她。
老陈忍不住哭了,觉得淳淳真不容易。
她有些哽咽着说:磊磊,添添,周武说要回老家创业,商量着卖了房子,两人一人一半,他按时给抚养费。
他跟淳淳说,已经考察了项目,和村里也谈妥了,钱一到账,就可以开始干活。
两人几年夫妻,又有一个孩子,淳淳觉得他能有个正经出路,也挺好。
怎么也没想到,他是骗她的,他确实找了个项目,不过不是村里的,而是他一个高中同学找他,说是带他挣大钱。
赵添不用问都知道,肯定是被骗了,这世上哪有那么好的事,如果真能挣大钱,没有人会傻的把钱送给别人。

老陈说:你们想的没错,周武他可能急于表现自己,或是真的相信这个同学,他们卖了房子后,还没离婚,就把钱全投到了他同学的项目上。
淳淳还等着钱到账,两人去办离婚手续,谁知周武已经在到处找人。
她这才知道,他把钱都投了进去,一下子70万,什么都没有了。
夏磊也觉得很无奈,说:这钱很难找回来了?他们报警了吗?
老陈点头,说:报警了,不过想找回来,基本没可能。
赵添说:算了,妈,我一会儿给淳淳打电话,让她带乐乐来家里住。
妈,我一会儿再定个床,到时候装在阳台,让子瑜住阳台。
你和子琳住一间,淳淳和乐乐住一间,虽然挤点,也能住得下。
夏磊说:妈,你别发愁了,我们是一家人,我们不会看着淳淳不管的。
妈,让淳淳来家里住,我明天上班,给她联系工作。

老陈这下高兴了,含着泪说:磊磊,添添,我替淳淳谢谢你们了。
赵添笑着说:妈,瞧你这话说的,我们本来就是一家人,淳淳是我们妹妹,她有困难,我们肯定要帮一把。
再说了,妈,你如果不是替我们照顾孩子,淳淳也不用辞职,这本来就有我们的原因。
夏磊说:妈,其实我还挺伤心的,淳淳这些年发生这么多事,你怎么不跟我说呢。
哎,也怪我,淳淳嫁的远,每次打电话都说她很好,我还当真了,没想到她吃了这么多苦。
赵添给淳淳打视频,接通后说:淳淳,你和乐乐现在住哪儿?赶紧买票回来,我这就去给你收拾房间。
夏磊也凑过来,说:淳淳,我和你嫂子商量,把子琳房间腾出来,给你和乐乐住,你快带着孩子回家。
他又说:淳淳,你是学财务的,有没有会计资格证,我明天去给你问问工作。
淳淳抿着唇,忍者眼泪,说:嫂子,哥,谢谢你们。

哥,我有注会证,今年考试通过了。
夏磊说:真厉害,那工作不用愁,你就放心在家住,等有钱了再买套房子。
挂了电话,赵添说:我先买套四件套,淳淳喜欢紫色,不过有孩子,买粉紫色的吧。
老陈看他们这样,很舒心,她觉得这样也挺好,只要女儿有了稳定工作,还能在自己身边,让她觉得无比安心。
这天,赵添看了眼时间,跟教导主任请了假,开车去接淳淳和乐乐。
她在出站口等着,看着淳淳和乐乐后,跟她们挥手。
虽然两人这几年没见面,不过一点也没很陌生的感觉。
淳淳一路看着街景,说:嫂子,我觉得这儿变化好大,很多地方感觉都不认识了。
赵添说:呵呵,你改天去看看原来住的地方,那儿才是变化大呢。
到家后,淳淳抱着老陈哭,说:妈,对不起,这几年都没回来看过你,还让你天天为我担心。

老陈也哭着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赵添把她的行李放进屋里,说:妈,别哭了,淳淳和乐乐坐了这么长时间车,很累了,先让她们洗个澡睡一会。
老陈点头,说:对,对,还是你细心。
她又说:淳淳,快带孩子去洗澡,你卧室就有洗手间,很方便。
淳淳不好意思地说:嫂子,要不我和乐乐住阳台吧,别委屈了子瑜。
赵添说:快去吧,别客气了,你还带个孩子,肯定要住房间的。
淳淳,这儿就是你的家,你别把自己当外人,快去洗澡吧。
她又说:妈,一会儿你去接两个孩子,我去买菜,晚上我们在家吃火锅涮肉,我买的铜火锅到了。
赵添去买菜后,老陈拉着淳淳到她卧室,说:淳淳,你嫂子这份情你要记着,你看她给你买的床上用品,比她自己用的还好。
淳淳,人这一辈子,不怕做错事,你还年轻,只要努力,将来肯定不会差。
可人一辈子一定要记着别人的好,这才是真正的财富。

淳淳含泪点头,说:妈,我记住了,你放心,等我找到工作,我每月交生活费,尽量多干活。
老陈摇头,说:傻孩子,主要是尽你那份心,你嫂子不会要你的钱,他们说了,也要攒钱,凑钱给你买房。
淳淳说:妈,以后乐乐还要辛苦你,我上班可能来不及接送。
老陈说:这没事,子瑜不用我管,到时候让乐乐和子琳上一个幼儿园,两个孩子一起接送,很方便。
夏磊到家时,赵添和淳淳真忙着洗菜切肉。
淳淳说:嫂子,你炖的骨头汤真香,加上酸菜做汤底,涮肉肯定好吃。
赵添说:呵呵,没办法,家里有孩子,没办法吃麻辣的,不然对我来说,吃火锅又麻又辣的才有灵魂。
淳淳低声说:嫂子,到了周末,我们让我哥在家带孩子,我们去逛街,到时候吃麻辣火锅。

赵添笑着点头,说:好,到时候可别说漏嘴,不然你哥要哭的,他也是喜欢麻辣口味。
吃饭时,餐桌上很热闹,淳淳举着一杯橙汁,说:哥,嫂子,这次给你们添麻烦了,以后如果我有做的不好的地方,你们一定要直接告诉我,我一定会改的。
赵添说:淳淳,别这么说,虽然这房子在我和你哥名下,可是妈妈出钱买的,那就是你的家。
淳淳,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我们都要向前看,什么都不要多想,把乱七八糟的都扔了,轻轻松松往前走。
淳淳,我们都在你身边,不怕。
淳淳点头,说:嫂子,我知道,我一定会努力的,你们放心。
有一天,赵添上完课回来,同事张晶问她,说:赵老师,听说你小姑子来了,以后要住到你家吗?
赵添说:是啊,她带个孩子,和我们一起住。
张晶说:赵老师,你家一下子这么多人,能住的过来吗?你怎么不让她租房子,都说远香近臭,其实这样对你们都好。

赵添说:张老师,谢谢你提醒,不过我觉得一起住挺好。
张老师,当时结婚时,我婆婆卖了老房子,买了这套大房子,还在房本上加了我名字。
张老师,我婆婆对我好,我就要对她好,她现在不放心淳淳,担心她,让她住家里,我婆婆安心,我自己住着也舒心。
张老师,这房子其实应该是我婆婆的,是我老公和淳淳的家,她住自己家是应该的。
呵呵,你可能不知道,我们已经想好了,一家人一起存钱,尽快给淳淳买套房子呢。张晶羡慕地说:赵老师,你们一家人真好。
赵添说:嗯,我也这么觉得,我婆婆现在心情好,身体也好,每天开开心心的,家里打扫的特别干净。
张老师,我觉得这对三个孩子也很好,在一个轻松欢乐的环境里,子瑜就算住阳台,每天带着两个妹妹看纪录片,给她们讲故事,和她们做手工,已经学会担当了。
赵添是真的高兴,她发现淳淳住到家里后,经过这些事,让一家人更加团结在一起。
她想就算以后淳淳买了房子,有了新的生活,他们一家人还是会这么和睦,一起努力过好日子。
杨绛先生说:一个家庭里,丈夫先有护妻之意,才有妻子的顾家之情;公婆先有帮扶之意,才有老年儿媳的赡养之情,这世上所有的关系,都是相互的。
一家人,只要齐心协力,肯定能事事顺遂。
我觉得赵添做的很对,在给小姑子一个住处的同时,让一家人团结在一起,更加努力,这才是真正的生活智慧。
如果你是赵添,你会怎么做,会同意小姑子带孩子住到家里吗?欢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