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8 日(今天)
午后至夜间:鄂东南(江夏、经开、新洲)局地暴雨,1 小时降雨量达 30-50 毫米,伴随雷暴大风(7-9 级)、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武汉市区以中雨为主,气温 20~34℃,但湿度攀升至 85%,体感闷热。
4 月 20 日夜间 - 21 日
主雨带侵袭:武昌、洪山、江夏等长江以南地区将现大到暴雨,累计雨量 80-120 毫米(相当于 3 个东湖的水量),三环线白沙洲段、长江隧道等 27 处易涝点可能出现 50 厘米以上积水。
气温骤降:21 日前后冷空气抵达,全市平均气温下降 4~8℃,最低气温触达 11℃,局部阵风 6-8 级,昼夜温差达 15℃以上。
未来一周趋势
4 月 22 日:阴转多云,气温 11~25℃,风寒效应明显。
4 月 23 日:多云转阴,13~26℃,湿度回升至 90%。
4 月 24 日:阴转晴,15~23℃,紫外线指数回升至中等。
1. 暴雨与强对流防御
出行避险:
避开 27 处易涝点(如武珞路街道口段、东湖隧道),驾车遇积水时,水深超轮胎 1/2 即弃车逃生。
地铁 2 号线光谷广场站、4 号线汉阳火车站可能临时关闭,建议提前查询武汉地铁 APP 实时公告。
天河机场航班可能延误,出行前通过 “飞常准” APP 确认航班动态。
居家防护:
检查阳台花盆、空调外机等高空坠物隐患,关闭门窗,远离玻璃幕墙。
遇雷电时切断电器电源,避免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
户外应急:
遇冰雹时,立即躲入室内或车内,用衣物保护头部。
空旷地带突遇大风,应就近趴在低洼处,避免被吹倒摔伤。
2. 断崖式降温防护
健康风险:
心脑血管疾病:气温骤降可能诱发心梗、脑梗,高血压患者需每日监测血压,清晨避免外出,外出时佩戴帽子、围巾。
呼吸道疾病:温差大易引发感冒、支气管炎,建议随身携带抗病毒口服液,避免人群密集场所。
低温烫伤:使用热水袋时水温不超过 50℃,并用毛巾包裹,避免长时间接触皮肤。
保暖措施:
4 月 21 日起,建议穿着 “洋葱式” 穿搭:速干内衣 + 抓绒衣 + 防风外套,方便随时增减。
夜间气温降至 11℃,建议使用电热毯前先预热床铺,入睡时关闭电源。
3. 交通与生活建议
公共交通:
公交 34 路、593 路等 18 条线路可能绕行积水路段,可通过 “车来了” APP 查询实时到站信息。
共享单车在暴雨后可能出现调度延迟,建议优先选择地铁出行。
生活物资:
储备 3 天量的饮用水、方便面、充电宝,以防极端天气导致断水断电。
准备雨靴、防水手机套、折叠伞等雨具,避免衣物淋湿受凉。
农业与宠物:
农户需加固蔬菜大棚,提前疏通排水沟渠,防止渍涝。
气象预警查询:
关注 “武汉气象” 微信公众号,实时接收暴雨橙色预警、大风黄色预警等信息。
下载 “湖北预警信息” APP,设置强对流天气语音播报。
应急救援电话:
武汉市应急管理局:027-82823110
武汉消防救援:119(遇积水被困、高空坠物等紧急情况)
道路救援:027-96598(武汉交警 24 小时热线)
官方交通信息:
武汉地铁运营公告:武汉地铁集团官网
高速公路实时路况:湖北高速警察
四、特别提醒上班族:建议今日提前将重要文件备份至云端,明日携带笔记本电脑以防突发居家办公。
学生族:4 月 20 日有自考科目,建议考生提前 1 小时出门,预留应对交通延误的时间。
老年人:社区已启动 “敲门行动”,独居老人可联系社区网格员获取送餐、代购服务。
这场天气剧变既是对城市应急能力的考验,也是对市民防灾意识的检验。请大家密切关注气象动态,做好个人防护,共渡风雨!